租客不买账?你的公寓可能做了“假社群”
(迈点公寓讯)长租公寓生长至今,单纯的包租赚差价模式早已无法满足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对于尝试开拓新盈利点的公寓运营者而言,"公寓+社群"成了不少人的首选。但社群运营知易行难,从褒贬不一的公寓活动中就可见一斑。近期,在迈点公寓发起的"最佳公寓活动"评选中,贝客公寓独占鳌头。它在社群运营上到底有何诀窍?为此,记者采访了贝客公寓CEO魏子石,请他分享这"一处有体温的社区"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贝客公寓CEO 魏子石
三个词描述租客:随心真实 敢于消费 期待社交
社群的本质是人的聚集,一次社群活动到底是运营者的"自嗨",还是真正让志同道合的租客有了共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营者对租客群体的了解程度。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租客群体的特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心真实,敢于消费,期待社交。"魏子石选了这三个词来描述当代的年轻租客。
这些在长租公寓里安家的年轻人们,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全受高房价所迫。"我参加了南京银龙店一对年轻人的婚礼。他们在南京已经购房,却选择把房子租出去,自己在贝客租房。他们喜欢这里的社群氛围,把住在这里当作一种向往的生活方式。"这对年轻夫妇给魏子石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定位于'精品',旨在经营新生代年轻人生活方式、打造新生态圈,这导致我们的客户群体中,有1/3是本地人。"
贝客公寓 "邻里中心"
三维度提高黏度:员工VS客户 客户VS客户 客户VS场景
做社群,不仅要了解租客,更要通过良性互动提高用户对公寓品牌的黏性。"不夸张地说,目前贝客是公寓行业中客户黏性最强的品牌。" 魏子石表示,贝客提高用户黏度主要从三个维度入手:
1、建立员工与客户的关系
管家、店长是一间公寓里最容易与租客建立密切联系的岗位。魏子石向记者分享了南京某门店店长的故事。这位店长被调往异地发展新门店,1年后调回。当他踏进大门的那一刻,投影仪正播放着"欢迎回家"。店长感动得与租客们相拥而泣。原来,租客们竟自发为他提前录制了欢迎视频,这位店长显然已成为租客们的知己好友了。
与租客建立这样的关系,正是贝客倡导管家们去做到的。为此,贝客扎实落实"金管家"服务体系:从实习管家到店长,每一个级别都有清晰的考核认证要求,每一位员工上岗前都必须取得贝客认证的岗位证书。贝客以此保证每一位一线员工的行为动作、业务操作、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都达到高度一致。
2、建立客户与客户的关系
每家门店每年不得少于50场主题社交活动,相当于每周至少1场活动,这是贝客为各门店定下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贝客已经建立了健身群、创业交流群、红酒群、相亲群等多个垂直化线下社群,并定期发起活动,让兴趣相投的租客能有更多机会相处。
魏子石认为,公寓举办活动,应始终以客户体验、乐趣互动为导向,以预算执行为准则,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和第三方资源。在活动中,要注意每一项细节的执行,创造客户感动,并及时总结,形成标准和规则。
3、建立客户与场景的关系
通过广泛建立商业联盟,引入第三方参与社群创建,贝客已经将部分与租客衣食住行有关的消费场景从公寓外转移到了公寓内。不断探索新的服务点,也让贝客打破了现有的收入边际,丰富了盈利点。
贝客公寓上海北宝兴路店天台
期待行业出台标准 担忧物业恶性竞争
产品能力、服务能力和特色的社群文化是贝客公寓的安身立命之本,扎实的运营系统和细节能力也支持了贝客在房企、中介和机构的多方厮杀中脱颖而出。采访过程中,魏子石多次提到"经营本质"和"单店盈利"。在他看来,贝客公寓在发展过程中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不急躁不冒进,回归经营本质,确保单店的健康盈利。同时以经营客户关系为导向,以数据分析为手段,建立了独特的品牌口碑和客户黏性。
对于长租公寓加速发展的2017年,魏子石最期待的是行业标准尽快明确出台,地方政府执行到位。而包括开发商在内的各路企业进入长租公寓行业,是否会导致新一轮的物业恶性竞争?魏子石对此表示担忧,因为这样一来,行业又会陷入脱离经营本质、盲目扩张的 for VC 模式怪圈,损害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