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做酒店、搞工程 公寓创始人CEO们的第一份工作大揭秘

发表于:2025-04-22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4月22日,(讯贝玉)近年来公寓行业被视为一个"大风口",各路资本争相布局,尽管标准亟待统一,政策有待完善,但公寓行业以一种蓬勃的姿态向上发展,各大品牌争先恐后,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和不竭的动力。人生的每一段经历,

  (讯 贝玉)近年来公寓行业被视为一个"大风口",各路资本争相布局,尽管标准亟待统一,政策有待完善,但公寓行业以一种蓬勃的姿态向上发展,各大品牌争先恐后,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和不竭的动力。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只是你还并未察觉。路途虽无止境,但我们需要偶尔停下来,从回顾和总结中收拾行囊,再次出发。记者向公寓行业的高管发起邀请,让他们分享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什么:

  旭辉·领寓国际CEO 张爱华

  第一份工作:成本预决算工程师 每天上班来回4小时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地产公司做成本预决算工程师,当时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包括新开工项目的编制工程预算,过程中的成本核算以及项目结束后的结算。"回忆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拥有20年地产行业运营管理经验的旭辉·领寓国际CEO张爱华如是说,"当时项目是在南京江宁,当年江宁还属于南京的郊区。上班特别远,单程需要两个小时,需要先骑40分钟的自行车到公交车站,然后再乘一个多小时公交,再转乘当地的小车,才能到公司。"

  "第一份工作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细节和过程的把控。我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从项目预算这一小视角了解到一个产品从零到完成的全过程。这让我意识到,要想有一个完美的结果,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节点的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经验在我从业的20多年里依然受用至今。"

  张爱华当时还接触了其他板块的内容,比如做销售。"做销售也是个'意外',有一次所有的销售人员都特别忙,都在接待客户,有新客户来了没人接待,我就主动上去,想着帮忙接待一下。当时我也没接受过销售的系统说辞培训,就是从自己做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来跟客户介绍,没想到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到年底时候,我这个非销售编制岗竟比所有销售岗的业绩都要好。这次经历颠覆了我对自我的认识,刚开始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专业技术角色,要不是因为这次尝试,我也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方面的潜力,从这以后,我就在不断地尝试,学习并了解房地产行业的各项工作。面对未知的领域,如果不迈出第一步,是永远无法发掘你其他的可能性的。"

  不给自己设定固有的条条框框,勇于尝试和挑战自我,是张爱华所一直践行的,张爱华鼓励年轻的一辈们:"忘记那些'我不行'、'我不会'、'这不是我的专业',年轻就是要折腾,就是要去更广阔的领域里摸爬滚打!"

  铂顿国际公寓创始人兼CEO 郝磊

  第一份工作: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餐饮部工作

  "曾经我的一位老师说过,酒店行业里最好的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部门就是餐饮部,而餐饮部门里最有难度的就是厨房。

  抱着对酒店的热情,我毅然选择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作为当时国内最顶级的五星级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接待的都是国家元首级的人物,包括英女王、布什总统、尼克松等国际名人。

  我毕业于开设了国内第一个酒店管理本科的天津商业大学,当时我们的工作还是包分配的,1992年毕业之后,我没有选择被分配的工作,而是报名进入了广州白天鹅宾馆餐饮部,从西厨的基础开始学起,当时很多人不能理解我的这个决定,我希望了解酒店的每一个细节,从西厨去到法国餐厅楼面,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去摸清五星级酒店西厨的流程,轮遍了里面的每个岗位,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五星级酒店的标准。

  第一份工作夯实了我的基础,从服务员开始一路晋升,其后又获得了去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深造的机会。即使现在我已经离开了传统的五星级酒店,但是五星级酒店对一流服务和顾客体验的追求一直影响着我。"

  1998年,郝磊到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深造期间,机缘巧合下有一段英格兰考察经历,这段经历带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英格兰铂顿小镇的人文精神。归国后,郝磊进入了高端公寓行业,"过去在酒店工作,我只是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服务好客户上,还没有发现这是一个商业模式。直至2011年,从五星级酒店转到公寓行业,我的思路发生了改变,我开始关注公寓是如何运作的。"

  旅行者最害怕的就是对于一座城市陌生感,帮助用户找到融入城市的途径和方式,正是公寓的魅力所在,"我希望鼓励我们的客户打开房门,一起去探索当地的文化和美食。"

  对于年轻的一辈,郝磊也送出了自己的寄语:"好的工作习惯是基础,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的同时,把握每一个机会突破自己,不要因旁人的闲言碎语而退缩,年轻人,该出手时就出手!"

  源涞国际合伙人、总裁 陈莹

  第一份工作:三百里挑一迈入酒店业

  16年前涉外酒店刚刚进入中国市场,还不被广大国人熟知。从英文专业刚毕业的陈莹打算去面试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一家酒店,而此时已临近酒店开业庆典,酒店招聘基本已经满员,只需要招两位前厅GRO的职位。"面试者有300多人,可谓是百里挑一,初生牛犊的我幸运地入选了,这件事让年纪轻轻的我得意了好久。"

  其后,25岁的陈莹提前五年实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目标--成为外资五星级酒店的部门高管。

  "我骨子里就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从洲际酒店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再到恒大集团,现在已是源涞国际的合伙人兼总裁的陈莹表示,每一转型都走得很艰难。在外资酒店工作十年,而后进入大型民营企业,最后加入创业公司。陈莹表示,每一次顺利渡过难关,皆因心中怀有梦想,秉持着近乎偏执的信念,不断地自我鞭策和学习,每一次面对难关都咬牙坚持决不放弃。

  "创业的辛苦只有亲身体会才知道,几乎已经没有周末和假日的概念,每天睁开眼就是排得满满的时间表。如果说以前面对的是职场,那么现在要面对的就是战场。需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要做头狼,带领着团队攻克每一个困难,完成每一个目标。"

  "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陈莹将这句话,分享给每一位在为事业而拼搏的后辈们。

  贝客青年精品公寓创始人兼CEO 魏子石

  第一份工作:在酒店当前厅实习生

  "1999年5月,当时还未毕业的我在青旅控股苏州分公司中青旅苏州太湖明珠度假村当前厅实习生,毕业后因工作表现优异,担任了前厅部的部门经理,负责酒店的服务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客户接待、预定和结算工作。"谈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魏子石是这样说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服务行业,熟悉了标准化的酒店服务和运营流程,也培养了我的营销思维和意识,形成了以客户为本的心态,养成了关注经营细节、重视操作流程的职业素养。"

  2009年到2013到这5年间,魏子石担任了五星控股集团董事长助理,协助董事长汪建国参与孩子王、汇通达、好享家等连锁品牌的前期筹备、商业模式研究以及团队组建等。"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魏子石是这样总结的,"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

  恺信亚洲管理集团董事 王铮

   第一份工作:在国际五星级酒店当行政管家

  "在90年代初,我工作于国际五星级酒店上海静安希尔顿,担任的是行政管家。"在静安希尔顿酒店工作期间,王铮接待过成千上万的重要客户,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以及来中国投资的外商的需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管家的工作是全方位地提供高效、体贴的住房服务,赋予品牌以生命。小到'开关的上沿不能积灰'这一细节,体现的都是服务的极致之道。"

  其后在房地产工作了20多年的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恺信亚洲创业团队,希望能闯出另一片天空,"勿忘初心,完成才有完美。"对于他的工作,王铮用这样的一句话总结道。"服务无止境。"从酒店到公寓,服务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

  乐璟服务公寓首席执行官 王敏晨

  第一份工作从事二房买卖及租赁业务

  "1999年我进入了上海市闵行区房地集团所属的闵行房屋置换有限公司,从事二房买卖及租赁业务,这份工作让我踏入了房地产行业,准确来说,让我熟悉了房屋交易,包括租赁市场。"回忆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王敏晨如是说。

  "2005年是我第一次创业,开办了旅游地产媒体,自此,我对合伙人的商业模式及创业公司发展及管理的重点有了全面的认识,为之后的企业管理打下基础。"王敏晨曾任《上海楼市》《楼市与投资》《租售情报》《旅游情报》等多家知名房产与旅游媒体的业务副总兼编辑部主任。担任《旅游情报》杂志及网站的副总经理期间,王敏晨负责酒店业务团队、大客户团队、市场部及旅行社的建设及管理,与国内超过100家5星酒店及高端民宿取得合作。

  "在十余年的工作中,我始终信奉四个字--天道酬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想要对得起自己,拼的不是才华,是命。"秉持着这种"拼命"的精神,乐璟服务公寓将国际领先的公寓服务带入中国,欲服务好更多的用户,这也是王敏晨所一贯坚持的。

  乐乎城市青年社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罗意

  第一份工作:一毕业就创业

  "其实我不是一位正儿八经的职场人士。"像很多大学生一样,罗意一出校门就选择了自己创业。"刚开始没什么钱,没人脉,也没经验,只能做二房东,赚点租金差。

  第一次创业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创业是何等的艰难。没有资源,就四处打听,没有资金,就四处找担保、找众筹。关键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去关注,去推进,恨不得变成三头六臂。当然,创业也是最锻炼人的,执行、布局、前瞻,都需要想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创业带来的最大收获。"

  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也鲜少能与家人相伴。"一次元旦加班,老婆带着孩子来公司探班。那时已经离开家好几个月,看到孩子稚嫩的脸蛋,听到孩子叫爸爸时,忍不住掉眼泪。我几乎都是在孩子醒来前出门,在孩子睡着后才回来,很难陪孩子一起玩。"这也是罗意觉得最过意不去的地方。

  "经过了十余年的创业,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去证明,创业是九死一生,只有死磕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你把创业当成生存门道,顶到天的成就,也只是一门生意而已。"十余年的行业浸润,让罗意深谙创业及公寓行业的发展之道。

  拜登集团营销副总经理 张斯苇

  第一份工作:在酒店前厅部工作

  "2008年6月毕业实习,我进入了成都天府丽都喜来登酒店前厅部,先后经历了VIP接待、商务中心、前台接待、行政楼层接待、宾客关系主任等几个岗位。"

  谈及工作中最大的体会,张斯苇分享到:"每一项工作背后都是一份责任,你需要用职业的态度去面对工作,提供的服务质量要和酒店的品牌相吻合,反应在个人身上,就是要用心、负责任地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最基础的岗位。我的工作习惯也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受用至今。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职业技能,获得了同事们的肯定,当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酒店人。"

  其后张斯苇进入了北京无线讯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即移动12580。"我就职于酒店预订事业部,相当于早期的OTA,开始接触不同区域的酒店市场,更全面、更直接的感受到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我很感谢这段经历,在这期间我遇到了非常专业的上司,更也是一位严格的老师和兄长。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快乐,深刻地体会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也让我坚定了一定要用迎难而上、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态度去拼搏。"

  "成功没有捷径,能力源于足够多的带着思考的实践。"回顾自己的经历,张斯苇总结出这样的一句话和大家一起共勉。

  可加公寓总经理 罗曾渝

  第一份工作:做新媒体运营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做新媒体营销,运营本地生活服务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接触餐饮住宿行业,就此开启了我对服务行业的认识,这份工作为我真正沉下来做服务奠定了基础。

  最开始是为别人的品牌提供营销咨询,我认为,没有价值的产品都是伪需求,即便能创造一时的销售,却是没有生命力的。一定要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能真正解决需求的产品,才能拥有持续的生命力。"

  其后罗曾渝开始了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在美团、饿了么等外卖项目还没开始普及的时候,罗曾渝做了马戏便当,完成了一次从0到1的跨越。"我开始对做企业有了一些认识,从采购、生产到配送,整个链条都做了,复盘创业历程,最深的感受就是一定要合理地分配资源,在合适的时间推出产品,顺势而为。"

  不同于一些主打社交的长租,可加公寓将居住放在第一位,产品迭代的速度非常快,一点点小细节的优化,都是为了长租公寓居住的本质。"回归本质,做有价值的事。"罗曾渝是这样总结的。

  公寓创始人的高管们的第一份工作各有不同,但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公寓人都有服务行业的工作经历,深谙服务之道,这些大咖的分享,对您有哪些启发?欢迎留言或投稿,与我们分享您的第一份工作和收获,也可向我们索要采访提纲,我们会整理并进行发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