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法理VS人情,谁该为酒店“偷拍摄像头”负责?

发表于:2025-04-10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4月10日,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连击,爆发的出游热情让酒店业好好回了一把"血",不过在这过程中有酒店接连满房大赚一笔,也有一些酒店因为被投诉频上热搜,其中以酒店暗藏摄像头为代表的隐私问题受到诸多关注。事实上,酒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连击,爆发的出游热情让酒店业好好回了一把"血",不过在这过程中有酒店接连满房大赚一笔,也有一些酒店因为被投诉频上热搜,其中以酒店暗藏摄像头为代表的隐私问题受到诸多关注。事实上,酒店房内被偷拍在过去的酒店行业也有过零星的案例,但是这几年此类事件颇有增加的态势,需要引起酒店行业和社会公众的警惕。

  酒店的"摄像头"之困

  2021年10月,王雯(化名)和闺蜜一起外出旅游,在平台上预定了一家四星级酒店,入住的时候她对酒店的环境、服务都非常满意。但是在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王雯无意中发现客房电视下面的插座里有闪着小红光,看到过网上关于酒店暗藏摄像头新闻的王雯立刻警惕起来,和闺蜜一起把插座给撬开了,果然看到里面有个正在工作中的摄像头。

  酒店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摄像头进行了处理,为了表达歉意,酒店方愿意给王雯更换价格更高的客房。但是王雯的闺蜜却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她认为这完全是酒店的责任,酒店不仅要退还房费,还要给出一定的赔偿。

  "摄像头并不是酒店安装的,但是我们在检查过程中没有注意确实是问题,所以我们也愿意承担一些责任。"酒店工作员工王先生在接受迈点采访时表示有点委屈,"说酒店应该承担全部责任我是不认可的,在不法分子面前,我们也是受害者。"

  实际上,酒店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开放性场所,遇到这种"哑巴吃黄连"的事情数不胜数,细数近几年国内外爆出的客房摄像头案件中,可以看到大多数酒店都是被动接受,没有很好的危机处理方案,以至于客人通过媒体渠道曝光,造成酒店的负面新闻,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信任度,从长期来看,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酒店业或将在"摄像头困境"中难以脱身。

  那么问题来了,酒店出现偷拍摄像头,责任在谁,又该如何解决呢?

  酒店偷拍,谁之责?

  回归到"酒店发现摄像头"事件本身,首先需要明确的概念是,私自安装摄像头是非常明确触及到法律红线的。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表示,"这不社会公众应该怎么看待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纠纷,而是真正的违法行为。"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相关法律条文显示,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权。这也意味着在此类事件中,摄像头安装人才是犯罪主体,理应承担绝大部分责任。

  对此,资深酒店总经理谷安迪认为:"近年来伴随着摄像头技术的日趋'微型化'和'远程化',偷拍行为似乎正在趋向于'由外来不法分子入侵酒店空间,利用偷装摄像头的行为获取内容并通过相关产业链获利'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酒店方在因果关系上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受害者。"

  不过,当偷拍问题出现,酒店作为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因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多数情况是负有责任的。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酒店法律业务部主任许红亮律师表示,客人入住酒店,双方之间就形成了酒店住宿服务合同关系,酒店就有保障客人安全舒适住宿的义务,如果被第三方偷拍我认为酒店是构成违约的,根据《民法典》996条规定,客人在要求酒店承担违约责任的同时,造成严重精神损失的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失赔偿。

  酒店运营者大熋先森在接受迈点采访时表示,其在去年撰写关于"酒店摄像头"相关文章的时候,检索了一下各大电商平台,关于便携、针孔摄像头的获取方式非常方便,渠道也非常多,这也意味着相关的灰色产业链有一定的市场。

  "我认为这个问题表面上是酒店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但是问题的本质是存在利益输送关系。"深圳一城一筑联合创始人王华强表示。

  此时我们注意到,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从酒店的经营管理层面,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必然有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谷安迪认为:"社会上的任何事情都莫过于'法理情'三个方面。酒店客房被不法偷装摄像头到底是谁的责任,法定的责任权重多少,酒店管理者怕是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

  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积极寻找解决方法才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频率,降低此类事件的负面效应,对酒店行业产生正向引导。

  酒店怎么预防"摄像头"?

  很多酒店管理者往往会认为此类事件毕竟是少数,且大多发生在安保较为薄弱的中低端酒店场景中,对于高端场景,由于酒店安保的严格以及相关流程的完善,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摄像设备的"远程化"和"微型化"正在不断降低着此类犯罪的成本和难度。试想,如果是客人入住的时候偷偷安装,且远程无线传输摄像头越来越变得"肉眼难察",哪一类酒店又能完全"免疫"?因此,尽管会增加酒店一定的经营成本,但预防偷拍势在必行。

  资深酒店总经理谷安迪认为酒店想要预防偷拍,就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其一是关注阶段性要求入住同一房号的客人,这是为了针对不法分子偷装设备并调整的可能性;其二是在投入可控的情况下,配备初级探测装备,以便实现高效检查程序;其三是设立专项排查工作程序,定期对客房内相关隐患部位进行排查;其四是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防范意识。

  深圳一城一筑联合创始人王华强对于偷拍预防的建议更加详细一些。首先是根据目前被曝出来的针孔摄像头位置,确定酒店重点可以检查的范围,比如正对卫生间淋雨的区域、床的三边,比如电视机附近,空调出风口、插座部分等等。其次是运用科技力量,采购专业的设备。比如酒店自己的监控或者网络系统是否可以检查到疑似的网络信号接入时进行报警,或者直接进行定位检查等。最后是提供二次检查摄像头服务。如果客人发现异常情况,不确定是否有摄像头时,可以第一时间联系酒店,或者酒店针对单身女性等固定人群,直接提供二次检查摄像头的服务。

  酒店运营者大熋先森表示从酒店预防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酒店客房管理过程中的自查和调整,另一方面则是对员工的培训,增强防范意识。

  对于如何杜绝这种行为的出现,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酒店法律业务部主任许红亮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杜绝或有效制止这种酒店偷拍行为可能需要多环节加强管理,包括偷拍设备监管、酒店自身管理、违法惩治等环节都应当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并落实。当然作为酒店方,我认为应当将偷拍设备检查工作作为重要一环,即可以及时发现偷拍设备避免客人权利受损自己酒店经营受到影响,也可以及时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查找到行为人,及时报案及时查处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人。

  此时我们注意到,对于酒店方而言,想要规避摄像头的问题,就要持续提升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做好预防工作,但想要完全杜绝酒店暗藏摄像头的事件,并不只能依靠酒店一方的努力。

  酒店以外,我们还能怎么做?

  从某种角度来看,酒店摄像头事件频发是因为其背后灰色产业链的利益输送。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认为不仅需要打击安装摄像头的人,同时也要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打击,其中包括制作、销售等,这样才能切实的保护每一个消费者的安全。

  王华强认为想要减少此类问题出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其一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国家出现相关政策,针对这种行为采取严重对经济处罚或者法律措施,提高违法的成本,可以从根源上减少摄像头的出现;其二是加强线上平台监督力度。国家可以通过监管减少违法视频的销售端口和渠道,自然也会减少安装摄像头的概率;其三是通过奖励的形式调动第三方的积极性,并且政府也可以定期针对酒店方、群众做一些常识科普。

  谷安迪表示社会联动对于杜绝酒店暗藏摄像头现象有着积极作用。对于监管部门和权力部门来说,严防酒店场景中的偷拍犯罪也不应该是酒店单方面的任务,正如打击电信诈骗一样,系统的、专业的并且具有广泛性的治理还应该由监管部门打造的社会多方面联动协作来实现。从摄像设备的管控到已发案件的溯源侦查,从对偷窥信息买卖行为的打击到帮助酒店建立有效的应对能力等等。这些应对偷拍犯罪风险的不同层面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的担当和彼此的支持,才能获得大众所期待的实效。

  总而言之,对于酒店而言,想要完全解决摄像头问题短期来看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由于灰色产业链依然存在,违法犯罪者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则在于社会公众对酒店摄像头的"污名化"并未完全消除,社会舆论总是将目光对准酒店产业。

  但是"摄像头"问题并非酒店独有,这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社会议题,想要完全杜绝,除了酒店需要做好自身的服务自查以外,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社会的信任都是重要的一环。

  特别感谢以下嘉宾对话题的精彩论述:

  具体名录如下(排序不分先后):

  深圳一城一筑联合创始人 王华强

  资深酒店总经理 谷安迪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酒店法律业务部主任 许红亮

  景鉴智库创始人 周鸣岐

  酒店运营者 大熋先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