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华采堂:任务拆解三步走,田园综合体落地真没那么难!
自从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策略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以来,各地都如火如荼地投入到这个事业中来,搞产业、搞兴建、搞文旅一时间好不热闹。随着时间的推进,一些建成的田园综合体开始接受市场的检测,这个时候很多问题才暴露出来,比如后续发展动力不足,项目火爆了一段时间就无人问津,又比如千镇一面,田园综合体无特色,无法带动文旅发展等等。
田园综合体的美丽蓝图真的那么难以落地吗?笔者为此专程采访了国内一线文旅规划机构南派华采堂,他们参与了大量文旅规划项目,在建设田园综合体方面有着丰富的落地经验,希望他们的经验能为我们拨开迷雾,开辟一条突破瓶颈的新思路。
"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投入很大,一般情况下投资的量级在30~50亿。"南派华采堂的一位资深规划师为我们分析道,"田园综合体的运营模式是非常复杂的,商业变现难度也很大,需要规划者具有顶层设计思维,很多问题需要综合去构思。现在的基本模块包括了农业、教育、酒店、康养、地产、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小的综合体可能具备其中的几种,大的可能包含了全部甚至更多内容。"
南派华采堂资深规划师告诉笔者,他们已整理出一套成熟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规则范围内因地制宜去变换,落地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田园综合体最大的难点在于人流的重复导入、多次变现,以提升其空间和时间的价值。
首先,是产业的打造,项目需要有高价值农业做基础支撑,比如人参、灵芝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产品客群覆盖广,能有效把项目资源变现;特产加工也是值得考虑的方面,如安吉的竹笋、江南水乡的米酒、安徽的菜籽油等,都是游客认可度极高的产业,有特色也有市场。当然还有特色餐饮产业,餐饮在文旅行业是个永不缺席的话题,需要充分考虑。以上举的例子并不是说要大家一窝蜂去效仿,而是要根据当地特色去挖掘,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其次,要基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特色,打造文创产品和衍生产品,拉动文旅发展,提升二次变现的能力。比如手工艺产品,木雕、陶瓷、酿酒、刺绣、竹编等,既能体现项目的文化氛围,也能作为游客的体验项目,很容易打造出特色,形成品牌效应;文化产业也将是个重头戏,包括影视文化、戏剧、音乐、摄影、设计产业、网红产业等,这些产业自带传播力,通过文化产业的运营,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文化地位,从而带来流量。
最后则是后期的运营宣传了,这个阶段其实最能凸显规划设计的作用。特色挖到位了,产业设计合理了,运营宣传导入流量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但这也并非是说只要前期工作做好了,后期的运营宣传就不重要了,如今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即使前期工作布局再完善,后期的宣传工作一样需要重视起来,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南派华采堂透露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远不只以上几点,他们的目标是打造有灵魂的田园综合体,其一是要思考人与空间的关系,在这个田园空间里,要利用空间营造和活动运营来讲故事,用建筑空间承载价值观,展现一种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其二是要考虑人与人的关系,规划者需要考虑到通过社群维系,为空间注入教育、艺术、人文等氛围,让人与人互动起来,为空间注入"灵魂"。跟随着优秀规划企业的步伐,脚踏实地建设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