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公寓CEO刘小全:美国公寓市场什么样
(迈点公寓讯)9月18日,由全联房地产商会住房租赁分会、乐乎城市青年社区主办的《2016困惑与机遇·中国长租公寓发展峰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科学报告厅举行。
在本次会议上,函数公寓CEO、创始人刘小全做了题为"从美国公寓市场和资本解读中国长租公寓的发展"的演讲。他表示,美国长租公寓以项目运营为中心的产业链,包括产品、运营、融资、管理等方面,形成稳定的链条。在管理方面实现了规范化和法制化,让行业有准则可依。在最重要的服务方面,以轻酒店化的居住服务为主,优先保证生活便利,社区板块占比并不高。
函数公寓CEO、创始人刘小全
以下为现场速记文字实录--
刘小全: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函数公寓的刘小全,刚才演讲的嘉宾,从业经历都比我们足,去年我们第一家开店。我们是做集中式的长租公寓,现在开店的数目一只手也数得过来,今年签约量也是2、3千套的规模。我们企业仍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今天主要是跟大家学习的,听到各位的分享,非常有收获。
我在美国读了研究生,经常会有公寓行业从业者或者地产行业的人来问我这么一些问题,美国的公寓是怎么样的,美国公寓发展的情况怎么样,美国公寓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先进经验。说实话这些问题对我来说非常大,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弄明白,美国的问题就问得非常多了。
由于所谓海归的背景,今天在这里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长租公寓在美国的一些实践和观察,比较粗浅,也带有一些个人的主观因素,主要是做一个初步的交流,也期待以后有更多的分享。
这是大家问的一个"高大上"的问题,美国长租公寓发展情况怎么样?王戈宏也是从美国回来的,这个经历比我更多,国内的情况从我从业这两年来讲,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个行业有太多需要学习,几句话说不明白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都比较谨慎。
再就是有什么先进的经验?中国在公寓或者房产这个行业,我们的经验比美国建国历史都要长,我们国家在西周的时候就有土地的交易,在战国的时候就有房屋的交易,在唐朝的时候京城会馆、客栈非常多。那个时候就相当于现在的长租公寓跟短租公寓。就我们国家公寓这个产业的历史,国人的经验应该比美国更丰富、更多。但是我们国家在金融支撑体系的建设这块,还有房屋产权制度,以及现在形成的资产价格和出租的价格等方面,跟美国都有很多的不同,今天我主要针对这些方面跟大家进行分享。
我的分享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美国地产行业的发展情况,第二个是美国长租公寓的发展历程,第三个是美国长租公寓的管理运营。
先分享第一部分,我认为长租公寓这个行业在美国表现得特别明显,跟地产行业是密不可分的,在美国基本上那些公寓运营商,我们平常听说过AVB之类的,MAA,很多既是公寓的投资商、开发商、又是运营商,跟我们国家是相同的。罗意专门做运营管理,我们是做包租,还有做平台的。在美国你又是投资商,又是开发商,又是运营商。
美国地产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殖民地时期到19世纪末,欧洲的移民刚开始去美国,刚开始获取土地,要么是抢,要么是购买,但是这些土地都是公家的,都是政府的。后来他们开始有土地私有化,这个时候土地可以交易了,房产可以交易了,这个时候房地产这个行业才开始出现。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19世纪末到二战时期,这个时候美国房地产处于规范化发展的阶段,工业化的浪潮推动了整个城市化,推动了住宅和商业地产的建设,那个时候是混乱的、无序的一个状态,后来他们感觉到城市用地规划不太合理,交通不太合理,包括水和交通设施,公共设施都不太合理,开始凸显了用地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
第三个阶段是二战时期到现在,这个时候完成了地产行业金融体系的建设,包括美国的房地产开发运营,美国的公寓开发运营,所有的金融体系基本上还是用当时建立的这么一套体系。
在美国的地产行业,最应该学的还不是公寓行业,最应该学的是商业地产行业,商业地产行业跟公寓行业从前期的策划、投资、开发、销售和运营管理,这个阶段产业链条非常相似。美国商业地产行业以项目运营为中心的产业链设计,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从我们公寓一开始整个产业链的设计,以运营为中心的产业链的设计,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投资、经营和管理三个环节,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在投资这个环节,投资商和开发商,包括运营商也都会进入这个环节,房地产信托基金,地产产业基金还有社保基金,都会进入到商业地产投资环节,也会进入公寓这个行业的投资环节,这个是在投资这个版块。
在经营这一块主要是整体持有,统一经营,在公寓这个行业也是一样的。经营商有投资公司跟开发商的管理公司,也有专业的第三方工作公司,不管怎么样,基本上是持有经营。在国内的资产价格跟出租价格的整个差别特别大,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所以这一块我们还是做不到,像现在以东方财富证券直投部总经理胡振寅为代表的,在金融这个板块,给我们公寓做了很多创新跟支撑体系建设人士或者机构,慢慢我觉得我们这一块也会有这种持有资产来经营。未来我想会有更多更有借鉴意义的案例出现,新派公寓CEO王戈宏他们那个可能不可复制的。
美国长租公寓行业发展历程,大家记住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工业化,第二个是城市化,第三个是租房化。这三个关键词其实就概括了美国长租公寓行业发展的整个逻辑,包括历程。第一个阶段是工业化阶段,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催生了租房化,由于当时在市中心,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大家买不起和建不起房,好多商人嗅到了商机之后,开始把一些不用的商业厂房,或者工业房屋改造成住房。1890年美国每套住宅居住人数平均5.45人,在纽约平均为18.52人,最初为一家人居住的公寓,变成了供十户人居住的廉租公寓。
主要发展阶段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廉租公寓的阶段,第二个是中产公寓的阶段。
在廉租公寓这个阶段,跟我们现在早些年二房东做的事情非常类似,把大房子隔成小间,把老旧房子做一个简单的装修,就开始出租,卫生和暖和等条件都不是特别好,这个时候美国政府还比较注重人权,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个行业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在19世纪70年代初的廉租公寓法案中,对通风和采光等方面都予以了一些限制,在廉租公寓里面是有一些提升的,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随着城市中心土地价格的猛涨,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甚至一些富豪都忍受不了城中心的房价,就往前搬迁,这个时候住宅郊区化和人口外迁,中产阶级开始逃离城市,第二个是出租公寓的出现和迅速流行。一些艺术家和建筑师,把比较高端的,具有建筑品质的公寓从法国引入了美国,这个时候美国才开始有现在的一些公寓。
公寓居住方式和文化的推行,当时在美国也是有一阵子,是受到了很多的阻碍,跟我们现在是一样的,公寓大家挤在一起住,大家感觉不是很好,感觉买不起房子的人在一起住,或者是低端的人在一起住。后来随着公寓的规范,催生了美国中产公寓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部分是美国公寓的管理运营,说实话在管理运营这个版块我还是没有发言权,在公寓里面如果你的从业不经过五年的考验,我觉得对运营管理了解还不是很透彻,这里面只是讲我眼睛看到的,包括感性的认识跟大家分享。
在公寓运营管理这一块,美国各类的服务机构非常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第一类服务机构是供应商,既是公寓投资商和开发商,也是建设商和运营商。第二类是行业服务机构,包括像资讯平台,公寓租赁平台,数据分析平台,还有金融,软件开发,维修清洁,家居建材,生活服务类的,包括自助洗狗机。第三类是非盈利机构,美国有一个国家公寓协会,成员包括整个美国跟加拿大公寓商,包括一些专业的支撑机构,开发商和建筑商,还有维修公司和家具租赁公司,在这个平台上面,大家会分享各种信息,定期也做一些行业的交流和分享,互相促进一些行业的合作。NAA在美国公寓行业发展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美国,协会的作用非常大,在中国的协会活动太多,有含金量的活动不是很多。今天全联房地产商会做的这个活动,我觉得非常好,大家讲的都是干货。
美国公寓有哪些典型的企业,可能在座的各位平常会做一些调查分析,非常典型的是EQR,1993年就上市了,就在美国几个大的城市,不到国外去,就在加州、纽约、华盛顿这几个城市。还有Greystar,他是美国最大的学生公寓运营商,2013年的时候也到英国去了,当时借助一些资本杠杆的力量,短时间在英国的规模甚至超过了美国的规模。其他的如AVB是8.5万套,CPT是6万套,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持有经营的,所以市值可以到2、3百亿美金的规模。而在国内我们到10亿美金的公司,只有魔方和YOU+等几个。
美国公寓管理运营,第一个向美国行业学习的是规范化这一块,这个规范化不但是通过公寓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政府一些管控部门的努力来做到。像美国在公寓规范化这一块,有很多的法律设施,包括硬件方面的,运营服务方面的,其中非常典型的是1968年公平房屋法则,不能受到宗教、种族、肤色、国籍、残障、性别和年龄的歧视。我们有很多不租,在美国是违法的。很典型的一个案例,2005年的时候,在加州一个行业地产公司,只租给行业的移民,当时被集体诉讼了,就被罚了500万美金,金额还是非常高的。
第二个运营管理,我们需要向美国学习的,是整个租金的调节机制。在美国,租金这一块有三类公寓,第一类是公平市值公寓,这一类的租金是随行就市的,今年高可能明年低;第二类是稳定租金公寓,受限制非常多,这一类公寓有点类似于国家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基本上受当地租金指导委员会来控制,每年的租金涨幅早些年是2%,现在不能超过4%;第三类是租金管制公寓,这一类公寓为什么会存在呢?大家可能也知道美国有好多老房子,可能18世纪和19世纪建的房子还在用,还在出租,政府对这一类的房子有相对的一些管制,比如说每年涨租金必须得提交申请,批准你涨租金,你也不能涨太多。涨租金必须提供一些非常充足的理由,比如说重新装修了这个房屋,添加了一些家电,一些非常充足的理由才能涨租金。在租金调节这一块,美国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
还有在服务这个版块,如果我们选出租房屋,我们只对比房子就行了,如果你要选公寓,在美国还是要对比服务的。在美国小的租赁公司,没有太多太好的服务,如果你要选公寓的,一定要对比服务。在美国这个行业发展已经成熟了,有几十年运营管理这一块成熟经验,所以他的服务体系在各个公司,或者是各个定位的不同产业链上的公司,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说公寓运营这一块,EQR运营体系是比较典型的,主要有四大版块:第一个是居住服务体系的版块,第二个是居住便利化的版块,第三个是社区建设,第四个是适应性服务。
居住服务一定是他们的重中之重,便利条件主要是搬家服务,美国60、70%的房子你住进去以后是没有家具的。第三个是社区建设,像同行经常讲社交非常重要,但是在美国是强调社区的,并不强调以这种交流为目的,是强调以融入整个社区氛围体系,以生活为目的的交流,所以这是他社区建设的一个特点。
第四个就是适应性的服务,比如说你的租期是可变动的,你可以通过租房在这里积累的积分,可以去买房。我们国家有一些公寓也在做这种尝试,我觉得非常好。
ERR和MAA他们都还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比如说MAA有一个特别的计划叫Open Arms Program,为患有疾病的租客提供病床房间,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的服务。
这个是我在美国住的公寓案例,我当如在RPI留学,住的房子大概有300套的公寓,每个都是一个单元,三层楼,每层楼只有两户,一室一厅的租金才550美金一月,两居室是800美金每月,房租是预付的,逾期支付需要多付15%。居住人员写入合同,外人不允许住,朋友住不能超过3天,父母住不能超过一个月。养宠物这块,大部分的公寓是允许养宠物的,但是有限制,一部分是只能养一个宠物,少部分是不能养宠物。如果房客违反公寓的管理规则,房东也是可以有权驱除房客的。
细节非常多,我想跟大家主要分享一点,就是在家具这一块,美国公寓行业经过了那么长久的实践,现在60、70%的公司是不提供家具的,这个方向我觉得值得大家研究分析一下,现在把这个链条做得越长,你会越重,管理半径越受限制。如果这一块我们通过行业平台,来做一些类似的事情,为我们整个从业者,包括从业机构提供专业的家具制造商和租赁机构,我们在这一块可以省掉很多的精力。
美国这个行业发展这么久,有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学,看起来也明白,但是要做到人家管理的规范程度,还不是这么容易,有的东西我们也学不过来,像在金融体系的版块里面,我们有很多东西就没法实现,因为现在的资产价格,土地价格,包括土地一些产权制度等方面,都没有天然的土壤去让我们做一些事情。但是我们也可以做很多的创新,包括我们这边也有一些情况,他们是不具备的,比如说我们这种多样化的房屋产权,还有居住习惯,都是我们非常具有特色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