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特色小镇的十字路口 向左还是向右?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2016年以来,在特色小镇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自上而下,中央和地方纷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小镇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建设完成和在规划的小镇数量达到惊人的2000余个。行业内乱象百出,截至2018年12月31日

  2016年以来,在特色小镇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自上而下,中央和地方纷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小镇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建设完成和在规划的小镇数量达到惊人的2000余个。行业内乱象百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看似一派繁荣的特色小镇,全国上下联动淘汰整改了419个"问题小镇"。热潮退去,方能显现谁才是真正的特色小镇?十字路口,哪里才是前进的方向?

  失败特色小镇哪里不"特"了?

  特色小镇概念是由浙江省于2014年首次提出,并于2015年颁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且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发展的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很明显,特色小镇重在"特",而这个"特"就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

  根据《通知》规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但根据全国20个省份提出特色小镇创建计划,总计划数量已经远远超过1000,达到1500余个。更有相关平台统计,特色小镇数量将至少出现2000个。这其中包含国家级特色小镇第一、二批,共计403个。

  从数据来看,特色小镇在我国的建设,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现象,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但是针对不再"特"的小镇,今年5月17日,根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的发言:目前已经淘汰整改了427个"问题小镇"。这些特色小镇,已丢失了特色。具体表现为:

  1.忽略文化要素,盲目定位设计

  特色小镇尤其是以旅游业为主的特色小镇,缺乏深入的文化挖掘,忽略在地民众文化的需求方向,盲目定位和设计,导致特色小镇的呈现,与周边风土人情格格不入,环境不容纳,民众也不接纳。最典型的代表便是龙潭水乡的失利,这座位于西部的融合江南风情与川西特色的水乡,空有好皮囊,缺乏文化凝聚,只是一群建筑的堆砌。

  2.注重在地特色但缺乏差异性,可替代性强

  特色小镇选址往往具有趋同性,即同一区位上,会有多家项目落地,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对在地特色的理解的基础上,容易得出相同的结论,从而产生同质化竞争。白鹿原是老少皆知的超级IP,围绕这个IP发展起来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却成为西安惨淡的旅游景区,缺乏差异化的思考,造成共有的白鹿原IP产出的结果呈现同质化,加之产品单一,同质竞争导致效益递减。

  3.巧立名目,产业园区成特色小镇

  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非镇非区",秉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理念和"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理念。因而特色小镇不是产业园区,而是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社区;不是政府主导,而是企业、市场、政府共同合作的创业创新的空间。然而当下产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却出现了把"产业园区"当成"特色小镇"。

  4.偷换概念,实为房地产项目

  开发特色小镇的企业中,大部分为房地产商转型做文旅,投资特色小镇。出于地产商的固有逻辑,以及当下政策对土地的严控,导致拿地困难,地产商转而借特色小镇的名义"圈地",开发地产,而忽视了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产业。对于一个没有产业的小镇来说,就是赤裸裸的房地产项目。这样的小镇有"城"无"产",难以留住人口,对于经济发展也是暂时性的,不具有可持续性。

  当然,除此之外,特色小镇还有其他失败原因,譬如选址不恰当,交通不便;急功近利,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后期运营与初期设计不符;缺乏规范,招商同质化严重等。

  政策新风向下谁能迎风而立

  基于特色小镇发展的频频乱象。政策层面,国家严厉管控、建立规范,废除"一次性命名制",转而实行"创建达标制",不达标者淘汰。

  2017年12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出台《意见》,规范推进各地区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要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格节约集约用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并强调,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

  2018年8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根据政策文件要求,以引导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严格遵循发展规律、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为底线,以建立规范纠偏机制、典型引路机制、服务支撑机制为重点,并指出要坚决淘汰一批缺乏产业前景、变形走样异化的小镇,确保特色小镇建设沿着健康轨道前行,要求省级发改委,每年12月底将调整淘汰后的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创建名单、数据报送国家发改委。

  并且明确了特色小镇的基本条件:"立足一定资源禀赋或产业基础,区别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利用3平方公里左右国土空间(其中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左右),在差异定位和领域戏份中构建小镇大产业,集聚高端要素和特色产业,兼具特色文化、特色生态和特色建筑等鲜明魅力,打造高效创业圈、宜居生活圈、繁荣商业圈、美丽生态圈,形成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创新创业平台。"这是自2016年特色小镇建设以来最明晰的界定。

  《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中具体标准如下:

  明确了推荐的特色小镇的六大方面,即(1)主要运行模式,(2)特色产业发展,(3)宜居宜游水平,(4)特色文化风貌,(5)机制政策创新,(6)可复制性经验等从而进行推荐。

  将可量化评价指标类别及细化指标分别进行了列举,其中特色小镇3大指标类型17个细化指标,三大指标类型为"宜业"、"宜居"、"宜游"。 特色小城镇3大指标类别18个细化指标,3大指标类别为"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绿色生态"。

  十字路口,特色小镇路在何方?

  国家政策层面的把控和地方政府的考核,促使真正的特色小镇能够脱颖而出,树立行业规范,建立健全特色小镇的培育机制,造就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

  在此关键的时间节点,特色小镇该走向何方?如何破局?

  1.基于在地文化,深化顶层设计

  产业是特色小镇的硬核,那么文化就是特色小镇的软实力,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如何在小镇建设中形成特色文化,为小镇注入灵魂。则需要从宏观上把握文化元素,进行顶层设计,将文化融入到小镇当中。在此方面乌镇的建设值得借鉴。乌镇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在众多古镇中,能够成为佼佼者,并与时俱进,成为互联网大会、乌镇戏剧节的举办地,其实暗含了乌镇的转型。多次转型成功原因很重要就在于文化立身,围绕在地文化,并与国际接轨,进行顶层设计。用乌镇掌舵人陈向宏的话:"乌镇赓续传统的,以文化带动旅游,正在形成文化向心力和文化辐射力。"

  2.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是小镇生存的重要因素

  就特色小镇的选址原则,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曾有过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就好比开餐馆,你如果菜品多,做出的菜味道好,那不管你开的店离城市多远,总还是会有人光临的,因为别人愿意花费时间成本去品尝;如果你炒的菜没什么特色,你就应该选择离城市近一点。"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区位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特色小镇很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华东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了。

  3. 合理运用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培育特色小镇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认为浙江的特色小镇经验为全国特色小镇的建设指明了一条路:"特色小镇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其产业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发展起来,自发形成,并不是由政府推动。"在此,政府应该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建立政企合作模式,以企业开发为主,政府主要起到托底的作用。

  4. 打造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主题性

  特色小镇的核心在于产业。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大多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因而,在挖掘当地特色的基础上,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并形成一条以此产业为主题的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三产联动发展。这类优质案例,国外不胜枚举,如微信推送过的瑞士格拉斯香水小镇,基于在地特色,深入打造以香水为主题的产业,一产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花草种植业,二产形成为了香水生产业,三产则是依托花海和香水的知名度,形成了以香水为主题的旅游业。

  特色小镇的培养,离不开三个维度,即政府、企业、社会(市场)的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下,特色小镇发展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产业兴旺、文化延续、保障民生权益、倡导人的和谐发展层面。因而面对当下小镇的淘汰机制,小镇的发展要必须要做好长远的规划设计。当然,一切的规划设计、文化挖掘等等都要遵循政策风向标。如此,特色小镇在这十字路口方能找到真正前进的道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