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宝石”正“绿”展春潮――贵州省荔波县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侧记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编者按:荔波县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生态、强推进、重落实、快发展"为主题,切实突出实践特色,注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把加快发展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编者按:荔波县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生态、强推进、重落实、快发展"为主题,切实突出实践特色,注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把加快发展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努力做到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构建具有荔波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开创了荔波县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科学发展观在荔波深入人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荔波已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告别寒冷的冬季,世界自然遗产地、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荔波县在滚滚春潮中,显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在万象更新的春天,记者采访有了新的发现:那就是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行动,正在引领荔波新一轮的发展大潮。荔波县立足实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前行。


  协调,产业升级中呈现最优配置


荔波的产业布局,正围绕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发展目标和建设"风景优美的山水景观城、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城,娴静优雅的人居环境城"的目标转型升级,逐渐呈现出一、三产业比例协调的"最优配置",共同带动荔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一直是荔波产业的"短腿",但是荔波在发现面前,从不为工业的高税收、高回报所动容。至从荔波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荔波提出了发展思路的第一条就是'三不原则',即坚持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牺牲生态。"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荔波先后拆迁了水泥厂、拆除了小七孔景区4个梯级电站等。同时,荔波还利用国家拉动经济项目资金,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工程,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作为荔波的基础产业,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订单农业、绿色农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精致农业、特色优势农业成为农业增长的主力军。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59927吨,糖蔗总面积达35038亩,鲜茧39万公斤。另外,该县还以荔波血桃、樟江柚为特色的各类水果效益明显,总产量1741吨;茶叶产业推进顺利,新增和改造茶园2000亩。农业突破了"以粮为纲",单一结构、生产工具落后、靠天吃饭、粗放经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伟大历史转变。


  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是荔波的代表性产业。为了擦亮这张"名片",荔波县逐步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由观光游向度假休闲游发展。而今,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效益开始显现。2008年,荔波旅游接待人数达200. 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28亿元。旅游的新跨越,保生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大批农民群众也围绕旅游办起了农家乐,并形成产业集群,从不断延伸的产业链中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机场的通航,荔波是对境外高端游客的吸引力增强,境外游客人数大幅增长。旅游业的效益增速大大超过规模增速,旅游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创新,结构调整拓宽农业产业化道路


春天的樟江两岸,山岗翠色,沃野绿浪。在这里,一村一品、一乡一特成为一大亮点。


在荔波县捞村乡,全乡去年种植甘蔗就超过6000多亩,仅此一项,就为民增收350多万元,人均增收800多元;在玉屏镇建设村,村民们种植脱毒马铃薯1万多亩,亩产达到1800公斤,每亩净收益1500元;在朝阳乡八烂村更坡组,家家户户在山上种上了枇杷、血桃、板栗等果树,成了名副其实的果树村;在瑶山乡拉柳村拉柳组,因地理紧挨小七孔景区优势,27户村民有的开旅馆,有的开农家饭庄,有的卖旅游纪念品,有的在景区里干起了照相的行当,成为旅游服务专业村;佳荣镇威岩村已是远近闻名的"种桑养蚕"基地。去年,该村种桑面积就覆盖18个村民组1400亩面积。2008年威岩村共养蚕7440张,产鲜茧300吨,养蚕产值500万元。全村种桑养蚕收入达330万元,人均纯收入1279元。


目前,荔波全县94个行政村中,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一定特色,产生良好效益的专业村达到30%;正在形成一定规模,效益初步体现的专业村占30%;正在培育的专业村占40%。特色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荔波县正沿樟江河向两岸扩张,以点带面分布着蔬菜专业村、种桑养蚕专业村、糖蔗种植专业村、樟江蜜柚专业村、瑶山鸡养殖专业村、果林专业村、畜牧专业村、旅游服务专业村等等,这些专业村组合成板块状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村一品形成的"板块经济",催生了农产品的聚群效应,让农民尝到了致富的甜头,也让荔波县在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道路上,见到了一缕曙光。


荔波县人民政府县长陈稠彪说,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可以预见,荔波的未来既是"绿宝石",也是"生态的天堂"。


  建绿,绿色产业促进环境保护


2008年,荔波县针对近年来群众反映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整治城区主要街道经营性燃煤炉灶,对各宾馆、酒店、浴池燃煤锅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管理,积极促进新型能源的使用。空气质量达(超)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低于国家卫生县城允许浓度限值,空气质量优,达标率100%。地表水质方面,依照规范在县城地表水断面进行的监测中,NH4-N(氨氮)、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均能按照功能区达国家排放标准,达标率100%。


根据有关权威专家测算,荔波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每立方厘米为2.7万个。黔南州环境监测站去年报告数据显示,荔波县城全年空气质量为优,其中空气污染指数为0.338。二氧化碳每立方米含量为0.010毫克,二氧化氮每立方米含量0.008毫克,总悬浮颗粒物每立方米日均值为0.013毫克(1平方米相当于1米的一万亿分之一),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如今,保住了这片青山绿水,生活在大山里的人民群众心情怡悦。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他们尝到了"甜头"。


荔波县人民政府县长陈稠彪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保住青山绿水,生活在大山的荔波各族人民用朴素的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留下了地球腰带上的最后一块"绿宝石",荔波县委、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保护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执政理念,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发展中,荔波将一如既往地按照"生态立县、文化塑县、旅游兴县"的基本方略,加强生态保护,充分展现和利用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独特的资源价值,不断提升荔波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性经济整体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