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漓江上游福地,古韵神奇灵川!这处世外桃源,让你寻回桂林人记忆中的家乡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写照,而在漓江上游福地,古韵神奇灵川,也有这样一处,集桂林山水之美,汇传统文化技艺的地方,名叫漓水人家。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仿古的街道,各种各样的老家具,仿佛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写照,而在漓江上游福地,古韵神奇灵川,也有这样一处,集桂林山水之美,汇传统文化技艺的地方,名叫漓水人家。

  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仿古的街道,各种各样的老家具,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记忆里的桂北古村落。

  许多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也在漓水人家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我们不仅能真实的看到非遗文化,还能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精髓。

  豆坊,水磨坊,布坊,榨油坊,陶坊,酒坊,酱坊……花一辈子时间,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光手艺人,在这里有了新的舞台,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是匠人们为我们守望的文明薪火。

   走进桂北古民居,了解时光手艺人

  走在其中,隔着巷子便能听到打铁铺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作为一门古老的锻造工艺,拉风箱烧铁块,抡锤锻打,这是老一辈的辛苦营生,如今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老师傅们将烧得通红的铁块,用长柄铁钳夹住,放在铁砧上,挥着锤子不停的敲打,通红的铁块在美妙的敲击声中慢慢地改变了形状,最后迅速往水槽里一浸,随着白烟腾空而起,一件器具就这样制成了。

  而在桂陶坊,你会惊讶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泥土,竟能在老师傅手中变成一个个精美的陶器,祖上五代做桂陶的老师傅,掌管着烧陶的龙窑,经32小时的柴烧,陶器历经窑变和落灰烧出精品。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加入其中DIY,烧制好的成品还可以自己带回家做纪念。

  桂林盛产竹子,竹编便应运而生。起底、编织、锁口,凭借师傅娴熟的技艺,一件竹器一气呵成。竹篮、簸箕、竹扇……这些充满技艺的竹编器具摆件,你都能在竹编工艺坊里看到,当然,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你还可以购买这些竹编工艺品,以作珍藏。

  其中,令人吃惊的是,在角落的茶油坊院子中,那个超大的碾盘总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此外,坊中的油榨机更是用百年老樟树制作的,槽尖与枋用桂林特有的椎木代替,坚硬耐用。蒸炒熟透的茶子在油榨的挤压下流出清澈的油脂,芳香四溢,金黄透亮。同时,在这里你也能体验到老师傅用祖传四代的榨油秘诀,带着你飞锤榨山茶油。

  所谓"一方水土,出一方物产",身处桂林"菜园子"的漓水人家,能轻易获取当季新鲜食材,经验老道的手艺人做出的乡土风物,是道不尽的美味。

  一个石磨一口锅,一张纱布一个灶,遵循传统技艺制造而出的桂北手工豆腐,让你入口满满的都是回忆。

  文火煮豆浆结成膜扯出的腐竹,经过晾晒,便可搭配各种鲜美食材。

  而经过酸坛子腌渍的酱菜、酸菜,更是桂林人骨子里喜爱的味道。

  在"漓水人家"无论是模仿逼真的桂北民居,还是繁杂精细的桂布,亦或是美味十足的小吃,都会让您感受到每一个事物都是传统工艺返璞归真的再现。"虽为人作,宛自天开",漓水人家"便成就了这一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桂北民俗风情图画。

   悠然田园生活,让你返璞归真

  当然,漓水人家不仅是记住乡愁的地方,更是创造回忆的场所。

  对于许多人而言,在漓水人家玩水是最快乐的事情,风雨桥下,潺潺流水,清澈见底,水上悬挂着的秋千,吸引了一众孩子嬉闹玩耍,节假日里,更有不少家长与孩子们欢笑声充斥在溪边。

  而风雨桥旁的"得月楼"威武立于江岸,有如门神又有如镇江之宝,很有仪式感,我站在"得月楼"想到的是多情的刘三姐在等着阿牛哥把家回。

  安人亭、水龙会、黄龙庙……走过一个个如画美景,在青石板路上,看青山绿水,听忽远忽近的打铁声、榨油声、织布声,宛若身处陶渊明的诗酒田园。

  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生活久了,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城市,返璞归真。"寻一处净地,造一座乡村院子,虚度时光",这已不是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漓江上游福地,古韵神奇灵川,在漓水人家便能让你的这些情怀得以成真。

  交通方式:

  1、在桂林市区可乘坐6路,9路,16路转城乡公交306路(2元/人)

  2、在三里店公交站(椿记烧鹅旁)搭乘桂林至海洋/高尚/潮田方向的班车,告诉售票员到漓水人家下车即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