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碧水丹崖龙虎山——一座宏大的中国道教天然博物馆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陈鲁宁 文/图远眺龙虎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代诗翁刘禹锡留给世人的这一名句,用来对应"中国道教第一山"--龙虎山,倒是十分贴切。它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龙虎山道教兴盛时,先后

  陈鲁宁 /

  远眺龙虎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代诗翁刘禹锡留给世人的这一名句,用来对应"中国道教第一山"--龙虎山,倒是十分贴切。它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龙虎山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被世人誉为中国道教的天然博物馆。

  龙虎山全貌

  玉皇殿

  要想真切读懂这座 "仙灵都会",那就非得走近它。

  盛夏,炎炎骄阳下,旅人一行,从龙虎山镇起始,奔向了藏匿在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的神奇龙虎圣境。

  从远处望去,龙虎山,深藏在逶迤起伏的群峰之中。龙山,龙头龙眼,活灵活现,龙爪须角,形象逼真,呈现凌云腾空之势。虎山,相峙龙山,前爪扑俯,跃跃欲纵,龙、虎两山拼合,一派龙腾虎跃的壮丽景色。

  龙虎烟霞

  一条明镜似的泸溪河,穿过龙虎山的层叠群山,汇合贵溪之水,经象山顺流直下,绕行过上清宫和天师府门前,向北折返龙虎山、越仙岩,直至余干瑞洪,泄入鄱阳湖。

  当地人说,如走水路,可从象山登舟,一路畅通无阻,遍览两岸丹崖绝景,尽揽四处奇异风光。舟船至水深处,碧波粼粼,篙不及底,水浅处,则清澈透底,游鱼可数,驶入水急处,如箭离弦,拍岩飞花,水缓处,则平光如镜,亮可照人,难怪世人皆称,碧水丹崖龙虎绝!

  我们即未选择水路,也没选择攀爬高空栈道,却搭乘小火车外形的观光车,向龙虎圣域纵深处驶去。乘车如行舟,穿行在翠竹林海间,一种飘飘欲仙的腾云驾雾感受,油然而生。跃入眼帘的玄武丹崖,历经沧海,自然而然,造化出千姿百态。一路上,峰崖崔嵬,赤色奔腾,丹壁四立,绿树上覆,腾萝倒挂,瀑布斜飞,奇、险、秀、美、幽之景观,构勒一幅幅令人匪夷所思,隽久难忘的画境。

  不久,我们的前方,就出现了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神象"的象鼻岩。一座形象逼真、巨大无比的天然石象,立于碧绿大山旁,硕大的象鼻,似乎从天而降,深深扎入大地之中。惟妙惟肖、灵性暗蕴。如果与旅人去过的桂林的象鼻岩相比较其神似度,那我还是选择投给眼前这尊天然逼真的庞大石象!

  象鼻岩

  再向前行,就抵达了正一观--最早叫"祖天师庙",是第四代天师张盛,自川回龙虎山"永宣祖教",为祭祀祖天师而建的庙宇。宋时改称演法观。明嘉靖年称正一观。从远处看,古观的建筑循着宋代风格,占地足足六十余亩,不取南北而择坐东向西,南北对称。里面镶嵌有七星池、正门、仪门、钟鼓楼、元坛殿、从祀殿、祖师殿、玉皇楼、丹房、红门、廊庑以及生活用房等。偌大一整片建筑群,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恢恢宏宏,气势雄壮。自其始建其,就一直为江南道教的聚集中心,亦是著名的"象山书院"诞生地。当年,南宋哲学大家陆九渊,选择在此创立 "象山学派",以"心"学之见,影响了众多莘莘学子。

  孔子向老子问道

  众所周知,中国道教有四大名山,分别供奉着广援普度天尊、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护道天尊。它们分别是:白岳仙关--安徽齐云山,是道教全真道圣地,古称白岳;神秘空灵--湖北武当山,道教玄武道圣地,又名太和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幽然仙境--成都青城山,全真道圣地;最后,则为碧水丹崖--鹰潭龙虎山,东汉中叶,张道陵在此设坛炼丹,最早创设了道教正一道的祖庭圣地。

  二十八星宿

  龙虎天下绝

  鲁迅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溯源中华神州的道教,不得不说,其博大精深。始源可追索至古轩辕黄帝(公元前2717-前2599年)。而后,随着中国母系氏族的出现,其演变过程中,不断吸纳入多源的巫史文化、鬼神信仰、民俗方术传统等,"道",以黄老之学的强大理论,囊括易学、儒家、墨家、道家、中医、阴阳、神仙诸子、百家学说中的修炼思想、功夫境界、信仰成分和伦理观念,从而曜变出一种本土之宗"教"。

  大上清宫巨石龙雕

  洞观世界,老子写出来洋洋洒洒五千文的《道德经》,不仅构建出道家学说基础,化为道教主要经典,其学说亦奠定中华本土之"道"哲学,为世界文明添上了浓浓一笔重彩!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距今1800年的东汉末期,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适时,祖天师张道陵(公元34年-156年)正式创立了天下信众们的教团,自此,道教尊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道陵为教祖。是谓道教三祖。

  大上清宫纵轴线

  龙虎山巅峰处,历代帝王尊崇的 "百神受职之所"--大上清宫就是我国最古老的、规模最大的道宫之一。始建于东汉的大上清宫,左拥象山,门对泸溪,面云林,枕台石,是历代天师供祀神仙 "仙灵都会"。大上清宫自设坛以来,历经汉、唐、宋、元、明、清,是历代正一道天师,阐宗演法、降妖除魔的祖庭。

  伏魔殿

  到了斯地始知,纵观天下,成千上百座三清宫,也只有此宫,被康熙帝亲手御书匾额"大上清宫 "。殊不知是"太"字,写别了字,还是就是御笔要题它个"大"!反正,除此为"大"外,其它别处的三清宫,最多得以冠之"上"字。

  砖雕甬道

  登上大上清宫一侧的鼓楼,可以看出它与北京故宫一样,沿着一条长长的中轴线舒展布局。自南向北,依次是龙虎门、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阁。东西两侧为各主殿对应的配殿,由连廊及厢房相连。

  由于历代王朝更迭,难免战祸,庞大宫观,屡建屡毁,涅槃重生。史载,大上清宫所建殿宇就有:三清殿、玉皇殿、紫微殿、天皇殿、后士殿、斗姆宫、雷祖殿、廖汤殿、南斗殿、北斗殿、伏魔殿、三宫殿、三省殿、文昌殿、四圣殿、五岳圣帝殿、四渎殿、真风殿、留侯殿、十二真君殿、奎阁、虚靖祠、藏室、鼓楼、福地门、龙虎门、棂星门、下马亭等等,附近还建有道院三十六座以及各种附属建筑。可谓我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古老道宫之一。

  八卦门

  大上清宫整个建筑以三清殿和玉皇殿为中心,与皇家宫阙相比,仅矮一尺,以示区别。

  上清宫周围,十八道宫、八十一座道观和三十六座道院,仅剩下遗址可辨。我们穿过巨大的樟树林,来到唯一残存完整的道观--东隐院。它创建于南宋年间,后因元世祖忽必烈,十分器重观院里的道士张留孙,遂倍加修缮,扬名兴旺。明清已降至今,东隐院仍保留着风格古朴的门屋一间,正厅三间,左右丹房各四间,后厅三间,左右耳房各一间。院墙外, "善恶分界井"和"神树"等古迹,完好无缺。历朝皇帝来此,都会来东隐院,打坐修炼盘桓几日。登高俯视整个宫观全貌,虽与全盛时无法相比拟,不变的仍是那自然造物的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仙迹缥缈,仙气犹存,仍可管中窥豹,领略一番当年的"仙灵都会"。

  道士鞋

  离别上清宫,下山约二华里处,就是四面环水的上清古镇。上清古镇,依山傍水,伴着龙虎山,携着泸溪河,有人说:这是一片最后的"仙人乐土"。毕竟上清古镇千百年以来在幽静中孕育道教文化,使得这里每一条街巷看起来更有一种古朴、寂然的感觉。

  史载,当年张道陵居住此地,所以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镇"。唐代时,禅宗马祖道就选择在此讲经传道,月宝禅师也在镇东北处天门山上,创建天门寺,收徒授经。

  古镇建筑

  如今,深入小镇,高墙窄街。随处可见鹅卵石铺就的巷道,整齐有序的不多,或宽或窄,或长或短。一条条青石板路从中穿过,凹陷车轨印,将长庆坊、留侯家庙、天师府、留侯第、天源德药栈、天主教堂等仿古景点,串连一线,昭示出千年来的古镇,曾见证过的商贾云集的兴旺。不时,幽深巷子,仍会传出古韵古调的古曲,试图挽留下了上清小镇渡过的千年悠悠岁月……

  天师府入口

  古镇里最著名的人文遗址--天师府,为历代天师居所,占地达三万多平方米,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庞大建筑群体,古色古香,气势恢弘,被诸多皇帝赐为"宰相家"、"天真人府",被世人尊之为道教祖庭。

  走进天师府,显赫的大门旁有两根柱子,各写有一行字,为"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顺着长廊往里走,耸立着七棵粗壮的大樟树,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而植。

  它坐北朝南,在保持明清建筑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私第为中轴线,修建了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局和提举署、万法宗坛等,从而把宫观与王府建筑合为一体。门前庭院正中镶嵌着八卦太极图。八卦代表宇宙间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太极图显示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和动态平衡的哲理内蕴。历代天师,既是"神仙",又是"宰相"的双重显赫地位,阐明了天师道与历代皇权的密切关系,以及对追求成仙的渴望。

  天师府内廷

  天师府,即使历任天师生活起居之所,还是祀神造法之处,被称为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两朝管理道教事务的办公机构。

  泸溪秀境

  夕阳斜下之际,我们暂别了龙虎两山,经过奇妙的无蚊村,来到了明净秀美的泸溪河。山水山水,离开水,哪有山?泸溪,由南向北似一条玉带,把上清宫、龙虎山、仙水岩等丹霞地貌,串连在一条纤纤线索上。从上清千年古镇乘竹筏,顺泸溪河而下,人们注定会与宛若仙境十里山水相逢。其中,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总称。

  "楼台翻腾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唐代诗人顾况是这么描绘仙岩的。亲临其境,乘舟顺流观赏,仙岩,宛若一座深邃的仙人城堡。庞大的整座山峰,拔地而起,犹如一柱擎天,船工告诉我们,登攀仙岩,要经三道山门,攀588级台阶。当然,一路能获得的补偿,就是观赏到人迹罕至的仙鼠石、凤凰桥、仙水井、仙如庵、清浊水池、龙化池、兜率宫等十多处胜境。

  船工

  随着木船缓缓地行驶,在泸溪河上,我们看到了两岸许多千姿百态的山峰,有的像"人猿"、有的像"彩莲"、有的像"仙桃"和"仙女"……个个都形态各异、造型逼真。仙女岩的"仙女"--一座岩壁从中间非常对称地向左右展开,接触地面的地方呈规则的圆弧形,就像一位刚从泸溪河出浴的女子端坐在岸边歇息。奇特的是与仙女隔河相望有座"神汉峰",只见一座山峰平地耸立,挺直如笋,高插云际,峰高118米,颇具阳刚之美。"神汉峰"与"仙女岩"隔河相对,可谓是成双成对,天造地设。每一座山,每个奇峰,都隐含着的一个奇妙传说,让人听起来活灵活现、更令人回味无穷……

  天门飞桥

  在秀美的景致中有一个历史迷团。龙虎山仙水岩绝壁上凹穴深处,藏匿着成片的千古崖墓群。龙虎山悬棺群,据考证下来,是中国最早的悬棺群--中国悬棺(或称崖墓)的发源地。水仙岩离水面数十米的崖壁上,散布着许多风化的洞穴,它们深藏于山崖临河倒悬的岩壁中,有的密如蜂房,有的如棋局残布。棺槨悬空,高低不等,远远看去,大小不一,随着洞穴的变化而变化,很是奇特,神秘莫测,堪称"古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悬棺数以百计,全部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整个悬棺群,如一幅巨大画卷联系在一起,更增添了其神话色彩。

  古越人悬棺

  "昔人骑鹤上天去,不向人间有蜕蝉。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寒烟"。近年,考古专家通过出土文物中,有陶器、竹木器、玉骨器、纺织器材、乐器及丝麻纺织品等,揭秘出,古越族任信奉蛇、龙、喜尚断发,喜食腥。日常居住在护有杆栏的临崖建筑里,死后则选择崖洞群葬。 "悬棺"大都用巨大整段的楠木刳制而成,大小不一,形式迥异:有巨大的可容葬十余人的"船棺";有造型如古屋的"屋脊棺";有圆筒独木的"独舟棺";也有现今常见的"方棺";还有微型的"二次葬"用的"骨灰盒"。

  从考古发掘的陪葬品来看,这些棺木里的主人均为"古越族人",他们"习以水战,以舟代车,断发纹身";居于山国水泽。因此,可以确定,泸溪两岸洞崖处,曾是春秋战国古越人的墓穴地,那时盛行悬棺葬俗,亲人死后放入棺木,选择高崖洞穴用木板架壑于洞穴或岩隙间,筑成栈道,然后将棺枢抬上安置于崖洞穴内,再将栈道木桩撤去。有的棺木全部放入,有的则露出一半,远远望去,犹如悬浮于云雾天边,腾空仙去,故有仙人岩,仙人仓,仙人城槨之说。

  虽然,这似乎初步解开了悬棺的神秘帷纱。但深究之下,面对高达百米以上的悬崖绝壁高,棺木是用什么办法放置进去的?古越族人为什么要把先人安放洞里?……这一切,都还是存在着一连串的问号的千古之谜,有待人们深入挖掘,重新解读……

  "虎啸时风生谷口,狼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一首古诗,如实地把龙虎山的缥缈仙气与充满野趣的山水描写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拿读过的《道德经》印证山水中的龙虎山,旅人想,受先秦遗风影响,对道教对天体极为崇拜与敬畏。同时,道教崇尚道家"天人合一"。"道"作为龙虎山道教的基本信仰,只有通过修炼观道而成。诚如,在这静修之地,于静静无声的大自然山水间,观察深不可测的满天繁星一样,通过窥测无上天意所在,揣摩感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之所以能得到万众信仰尊崇,正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作为万经之王所揭示出 "道"之伟大,指引人们从所观察的天道推论到人道,尊尊教诲人们"惟道是从"。在中国古代一种至高的精神追求引领下,让人们摆脱尘世的疾苦烦扰,通过精神修炼,追求达成心理上、精神上的一种清静无为的出世境界。

  或许,这就是此次问"道"龙虎山之行,让旅人所能在仙都圣域得以灵魂洗涤、获得的最一种精神启迪……

  道德经全文

  龙虎镇水街夜色

  旅游tips

  景点--龙虎山主要风景区有上清宫景区、天师府景区、龙虎山景区、仙岩水岩景区、岩墓群景区、象鼻山排衙石景区、独峰马祖岩景区。

  ·天师府,全称"清嗣汉天师府",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恢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

  ·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简称上清宫。

  可选观光线路:·一日游

  上午:从鹰潭乘汽车至上清古镇,参观长庆坊、留侯家庙、上清宫、天师府、天源德药栈、古街、吊脚楼,在上清用中餐;下午:从上清竹筏码头乘竹筏或皮艇漂流至九曲洲、正一观、仙水岩,顺泸溪河游览雷打石、三怪石、龙虎山、仙水岩十大美景、春秋战国崖墓群、无蚊村,象鼻山观看崖墓"升棺"表演,入住景区宾馆或返回市区住宿。

  ·二日游

  第一天:上午,参观上清古镇、上清宫,午餐后或游览天门山,或乘上清竹筏到正一观参观;第二天:上午,到仙水岩进行船筏联游下午游览象鼻山、仙人城

  交通指南:

  铁路:鹰潭位于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乘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杭州、福州、厦门、昆明、长沙、南京、南昌、九江等大城市。

  公路:鹰潭火车站西侧的长途汽车站乘往仙水岩方向的班车(5:30-17:30,15分钟一班,票价5元,半小时可达)。206国道(烟台-汕头)、320国道(上海-瑞丽)经过鹰潭,到龙虎山的交通也因此而方便。

  水路:乘船可到达鄱阳湖。

  特产:

  天师板栗--是龙虎山最有名气的特产之一。相传是祖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时,因为不爱晕腥,便栽了许多板栗树,以栗代饭。现今,沪溪河两岸,栽满板栗树。天师板栗个大香甜,淀粉丰富,为理想的果品和滋补品。

  夏天无--是一种中草药材,龙虎山下余江县,是全国最大的种植区,由于它的地上部分一到初夏季节就枯萎而难觅其踪,故得名"夏天无"。用药历史可追溯至东汉年间。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夏天无的块茎中含有能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化学成分,对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中风偏瘫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上清豆腐-- 历史悠久,为上清古镇的一大特色菜肴。这里的豆腐,可称一绝。无论是豆腐还是豆腐干,都独具风味。不光营养丰富,还具有多种医疗效用。至今古镇上仍是作坊林立。这里的豆腐因水质好,加上传统的手工工艺十分地道,过滤精细,含水适度,具有白、嫩、香、滑的特点,无论是煎、炸、煮、炖、焖、凉拦,都清香鲜美,柔滑润喉,如果佐以黄鱼角、鲜猪肉、香菇、豆豉、香葱或辣椒,都是各有特色,风味十足。而做成油豆腐、霉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也是十分爱欢迎的菜肴和小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