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智慧气象”引领行业潮流 墨迹天气发力B端场景服务

发表于:2024-11-05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05日,信息化及新兴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产业的格局,气象服务产业尤其如此。在大数据及新技术的引领下,气象行业已经演变成"智慧"新格局。智慧气象引领行业未来发展引人关注的是,2018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智慧气象

  信息化及新兴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产业的格局,气象服务产业尤其如此。在大数据及新技术的引领下,气象行业已经演变成"智慧"新格局。

  智慧气象引领行业未来发展

  引人关注的是,2018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智慧气象"。据了解,智慧气象深入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依托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刷新了大家对传统天气预报的认知。而气象服务类APP墨迹天气则运用"连接"中积累的庞大数据,打通了To B的气象服务场景。例如,墨迹天气和饿了么、百度外卖等配送平台合作,双方打通数据建立配送模型,制定未来2小时的配送计划,提升运营效率。又如,墨迹天气还与河北气象局签署协议,专门开发雨雪、大风天气的图片识别功能,以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

  比如智慧气象服务云平台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数据分析挖掘公众对气象服务的精准需求,提供交通物流规划等服务、定制私人旅行路线等。智慧农业平台实时监控田间气象要素并给出种植建议,交通气象服务平台提供沿路天气信息,海洋气象平台不仅监测天气还能给出导航建议。

  与此同时,国内社会资本也加快向中国气象服务产业的布局。2015年5月,互联网气象服务公司AccuWeather宣布与中国的气象信息媒体服务公司华风气象传媒成立合资公司,拓展移动天气客户端,包括智能手机、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寄其他新开发平台;随后不久,象辑科技与华风气象结合,利用双方的数据分析、云计算优势和数据服务打造气象2.0时代;英国气象公司Meteo Group与中国航天宏图公司达成意向合作,合作开发公路天气实况及恶劣天气预警产品,提高精细化交通天气服务;墨迹天气也提交了创业板招股书,致力于结合AI等人工智能,进行B端合作,开启气象行业的新商业模式。

  市场规模3000亿 墨迹天气发力B端

  事实上,天气本身就是门大生意。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单纯的气象数据本身的存在价值具有局限性,但是"气象+行业"的B端合作却开启了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新蓝海。例如,气象大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能源、卫生、旅游、交通物流、航空、保险、政府决策、商业以及新兴产业包括最近兴起的新零售等多个方面。

  国外的气象服务的商业化就是最好的例子。日本著名的气象服务公司 Weathernews In.(WNI)年盈利约20亿元,每天有超过 6000 艘货轮、7000 次航班使用它的气象服务;IBM在2015年以20亿美金收购Weather Channel公司,主要就是看中其基于云计算的天气数据系统能够为企业带来实时天气分析帮助它们进行决策,而在此前,Weather Channel曾与沃尔玛合作,将其销售数据、订单信息等与天气数据结合分析,进而帮助沃尔玛更好地制定销售和发展计划。TWC还在航空、能源、保险和零售、物流等领域拥有超过5000家客户,已成为一项基础服务,商业价值显然易见。

  中国市场也初见端倪。例如,从2016年开始,墨迹天气逐步启动B端商业化服务。据了解,目前墨迹天气与饿了么、百度外卖等配送平台已经开始合作,双方通过打通数据建立配送模型。该模型基于三大块数据:历史短时预报数据、历史外卖配送数据以及最新短时预报数据。基于该模型,饿了么可制定未来2小时的配送计划,降低天气因素对外卖订单的损失。

  除了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墨迹天气还与中石油进行了深度合作。在物流配送方面,中石油研究院可以利用墨迹天气的历史天气数据结合销售数据进行了大数据的模拟训练,从而预测并帮助中石油解决周期比较长的跨省资源调配的问题。另外,通过墨迹短时天气预警功能能,还可以帮助中石油有效降低高危险产品在危险天气的躲避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2015年6月国家气象局公布了开放中国气象信息的法令,将在2020年之前实行全面开放,并鼓励民营资本与气象局合作。另外,根据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的预计,到 2025 年,包括气象科技服务、气象信息服务等在内的气象服务市场规模将达约 3000 亿元。而这一预估数字,正是在气象服务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被提出来的。

  可以说,这给中国出现一个像TWC这样的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