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最值得欣赏的就是白石地质甲天下
八百里太行绵延不绝,位于太行山北的白石山傲立龙首的北方奇山白石山格外引人注目。白石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雄踞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山体高大,有"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主脊线长7000余米,最高峰海拔2096米,是华北平原西北隆起之龙首。横亘在白石山北麓的明代长城蜿蜒逶迤在峰峦之上。关于白石山,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是这样描述的:"山多白石,连峰纵拔,秀列若屏,时有晴云游曳其上,故曰白石山。"
白石山最著名是便是这山中的独特地质,人说白石地质甲天下,白石山的地质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白石山的地质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
独一无二的大理石岩:白色大理岩
白石山全名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拥有全国唯一的大理岩地貌景观,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经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一般具有典型的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在某些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中,由于方解石的光轴成定向排列,使大理岩具有较强的透光性,大理岩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块或斑点等构造,特殊的大理岩很难形成地质地貌景观,但是在白石山却有幸能形成这样一种独特的峰岩景观,不得不让人称奇。
白石的古老与神奇:亿万年的白石山
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形成的。悠久的地质史成就了白石山中的古老地质,大约在距今约十一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形成了蓟县纪雾迷山期白云岩与大理岩。此后不仅受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而且在距今1.4亿年的中生代,遭受到花岗岩的侵入,使白石山的形成基础的白云岩与大理岩进一步变质、褪色,形成了白色白云质大理岩,并在局部形成接触变质矿物――放射状硅灰石,从而造就了白石山峰林地貌的物质基础;白石山便由此得名。白云质大理岩的形状较为平缓,近水平的地层层面奠定了峰体岩层垂直叠置的稳定性。构造作用使白云质大理岩发育有两组垂直节理,在这个基础上,经过长期地表水侵蚀、重力坍塌和风化作用下,形成了今日的大理岩峰林地貌奇观。正是这十几亿年的磨砺才让白石山能以地质甲天下。
峰峦独具:白石山八十一峰
白石山最壮观的景致,即是山中的峰林地貌。白石山核心部位的大理岩峰林是中国惟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是中国峰林地貌的一种新的类型。景区的精华部分,是由一百多座高低错落、相对独立的山峰组成,其中具备观赏价值的便是白石山的八十一峰。白石山主峰海拔2096米,高出周围群山数百米。不同于黄山与张家界,白石山的山峰具备自己的特色,景色独具。
山上的峰林落差可达数百米,是所谓"雄";峰林峥嵘,峭壁陡崖,是所谓"险";峰林如兽、如塔、如剑、如笋、如仙,鬼斧神工,是所谓"奇";而夏秋时节,海拔1600米以上常常云雾飘渺,云海如梦似幻,若雨后初霁,波涌浪卷,飘渺难当,更是一个"幻"字。八十一峰便是与这山中的不同美景而成的独特景观。
享誉盛名:白山白石白天下
山中白石遍布,远观像是一片白色的天堂,但白石山中的植被覆盖率却十分之高,这便是白石山独特地质与当地生态的巧妙结合,四季的白石都有绝妙的搭配,春有百花开放,夏有晴云密布,秋有红桦遍野,冬有白雪皑皑,自然的平衡是白石山白色内涵的延伸,是白石山不仅仅作为一座地质名山的象征,正是多元的美景,才让这座白色名山更有生机与活力。
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城南15公里,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区面积54平方公里,最高峰佛光顶海拔2096米。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享誉世界的白石山有着北方第一奇山和爱情圣山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