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重走转山路 从丽江到拉萨看最美景观

发表于:2024-11-05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05日,穿行最美国道这是属于一条路,和行走这条路的人的荣耀。它关乎风景,关乎自然与山水,关乎民族风情,更关乎历史与文化的传统,它还关乎行走者的身心、意志与灵魂。一位24岁的台湾年轻人,在寒意渐生的10月,独自

穿行最美国道


这是属于一条路,和行走这条路的人的荣耀。它关乎风景,关乎自然与山水,关乎民族风情,更关乎历史与文化的传统,它还关乎行走者的身心、意志与灵魂。



一位24岁的台湾年轻人,在寒意渐生的10月,独自骑单车踏上了从丽江到拉萨的征程。途中他与骑行同伴几乎同时摔下悬崖,在藏獒与野狗的夹击下狼狈脱险,由于食物中毒而整整两天上吐下泻……他一直在相信与怀疑之间摇摆,但最终决定走下去,因为他认为,就算是失败,也应该在失败面前看见自己是如何就范的。在自己的毅力和沿途众人的帮助下,他最终达到了内心深处最纯洁神圣的地方--拉萨。


这是电影《转山》所讲述的故事。这条路,包含了滇藏公路丽江至芒康段及川藏公路南线芒康至拉萨段。滇藏公路从云南大理下关北上,经中甸、德钦进入西藏盐井至芒康,全长720公里,是一条集险、奇、美于一身的入藏通道,也是古时商旅人士所走的"茶马古道",是214国道云南连接西藏的部分。滇藏公路至芒康后与318国道连接,因而电影中的转山路也将川藏公路南线西段芒康至拉萨段的瑰丽风景一一囊括。这是两条最美国道中的国道,最美风景中的风景。


两条最美国道的跨越


先说214国道,它起于青海省西宁市柴达木路与小桥大街交叉点,跨越共和、玛多、玉树和囊谦后,进入西藏类乌齐、昌都、芒康,再连接云南省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临沧、普洱、景洪等州市,最后止于勐腊县磨憨镇,与国际公路连接至东南亚国家。全程3542公里。它纵跨青海、西藏、云南,紧邻四川。其中青海段是1954年沿历史上的"唐蕃古道"路线兴建的西宁至玉树公路,西藏至云南段是沿历史上的"茶马古道"路线于1976年峻工的滇藏公路,正式命名为214国道则是1988年的事。


再说318国道,它起于上海,终点为西藏樟木的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国道。318国道几乎沿着北纬30度线前行。那些伟大的景观不是在道路的两旁,就是在道路的南北不出200公里的范围内:长江口、钱塘江、西湖、太湖、黄山、庐山、鄱阳湖、洞庭湖、九华山、天柱山、神农架、三峡、张家界、武陵源、黄龙洞、峨眉山……这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景观,再向西,一些不为人们了解、在传统文化中也找不到的风景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尤其过去人们无缘欣赏的雪山冰川开始频频出现:贡嘎山、海螺沟千米大冰瀑、折多山、雅拉雪山、稻城三大雪峰--仙乃日、央万勇与夏诺多吉、雀儿山……在这条线上,海拔7000多米的南迦巴瓦、加拉白垒出现了,再向西世界8000米以上的14座山峰中的4座--马卡鲁峰、卓奥友峰、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出现了,其中珠峰为地球上的最高点。


214国道和318国道,是中国最壮美独到的两条国道,因此从丽江到拉萨,可以说是中国西南部独具魅力的一条自然景观大道,一条具有丰富历史资源的人文之路。其惊艳的自然风光、丰足的历史文化、博大的宗教空间、多样的民族风情洒遍沿途。同时,还具有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地质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丰富的自然与历史文化、独特的宗教与少数民族风情。


立体的旅游空间


从云南丽江到西藏拉萨,全程拥有热带、亚热带、高山温带、高山寒带等数个地理气候带谱分布。其中丽江及周边海拔在1500米~2500米之间,又受印度洋热带气流影响,呈现出四季宜人的亚热带景象。云南的香格里拉和西藏芒康、昌都一带平均海拔在3500米左右,是高山温带地理特点,而之中又要翻越海拔4280米的白马雪山垭口和4320米的红拉山口。到了然乌和波密一带,而且由于受印度洋海洋性西南季风影响,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进入帕龙藏布河,因此,海拔2700米以下属亚热带气候带,2700~4200米属高原温暖半湿润气候,4200米以上属高原冷湿寒湿带。再向西到了林芝,地处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素有"西藏江南"之美誉。林地面积2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6.1%,活立木储积量8.82亿立方米,是全国第三大原始森林区;江河、冰川、湖泊纵横密布,自然风光十分绮丽神秘,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位于该地区境内。而后,从林芝进入拉萨,平均海拔又逐渐进入在3500米以上,又是一片高原景观。






[page_break]




景观之路:一场电影主义的旅程


中国西南最具魅力的自然、人文景观大道


电影《转山》出品方发起的"一起去西藏,重走转山路"活动,9月18日从丽江出发,在十天时间里完成了从丽江到拉萨的行程。此次旅程共有六位主角,除了电影主演李晓川和李桃外,还有四名带着不同目的和愿望走上这条路的普通人。他们是:徐亚军--渴望在西藏留下影像并走向世界的癌症患者,大雨--80后女孩,热爱骑行迷恋户外的穷游族,王冠中--一直被困城市、无法走出去的都市宅男,王芳--带着愧疚和决心去拉萨的还愿者。随着他们的脚步行走中国西南最具魅力的自然、人文景观大道,是一场关于电影主义的旅行,却又不完全如此。



D1.丽江,没有仪式的集结与出发


9月17日晚十点抵达丽江,迎接我到来的,是一场大酒。在此之前,转山第一小分队已在晚八点左右到达,虽然人数还不多。


席间,大家都兴致很高,全程参与了电影拍摄的制片赵明,还有当时的司机阿福都"忆苦思甜",回忆了拍摄时的点点滴滴:比如当时在盐井拍完戏,要送女一号李桃到香格里拉,但是车队已经三天加不上油了,最后只能从所有车里匀出一点油来,供一辆车连夜开往香格里拉,另外两辆车则开到400公里以外的地方运油回去。


为了如实记录从丽江到拉萨的行程,也是为了完成很多人的梦想,电影拍摄期间,每个人都很不容易,路上不仅海拔高、住宿条件差,而且吃的也是非常艰苦。导演杜家毅曾经很严肃地把制片赵明叫进房间谈话,说:"我要跟你商量件事,我们能吃顿红烧肉吗?""这个真没有!""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这个可以有!"……


大家都说,拍这部电影,剧组100多号人,很多人都做好了就撂在这条路上的准备,所以这是一部倾注了很多人心血和灵魂的电影。


9月18日,丽江云遮雾罩,对丽江来说再熟稔不过的玉龙雪山并没有显露出来,但毫不妨碍这里如织游人的热情。午间,从丽江机场陆续迎来了徐亚军、大雨、王冠中、王芳四人,他们将与电影《转山》的两位主角:晓川、李桃一起出发,他们要重走转山路,一起去西藏。


途径景点: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拉市海。



D2. 丽江到香格里拉,路遇骑行者


9月19日,6点多,丽江的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车队已经集结完毕,正式上路了。这天的目的地是香格里拉。今天重走转山路有三个重要的地方:让剧组虚惊一场的长江第一湾,在电影中制造出邮局的街边小摊,还有藏在大山深处的美丽木屋。


从石鼓镇返回214国道,玉龙雪山露出了一顶点山尖。车队在一个路边市场的时候,晓川忙着给其他几位讲解这就是电影中的一个邮局。市场是怎么变邮局的呢?原来片中有一场需要邮局的戏,可是这里附近没有邮局,怎么办呢,剧组突发奇想把一个水果摊改成了邮局,还让当地的村长扮演邮局工作人员,究竟水果摊版的邮局是什么样的,你在影片中就能看到了。


在前往香格里拉的路上,非常巧,遇到了三位非常年轻的骑行者,他们是来自深圳的张金光、许波杰和钟峰,他们8月22日从深圳出发,9月19日走到了丽江到香格里拉的路上,他们接下来要一直骑到拉萨,还要骑到珠峰大本营,再骑行青藏线到青海,再从那里回广州,预计整个骑行将持续半年。三个年轻人,三辆载满行李和一路风尘的单车,三颗热爱生活的心,三段虽然年轻但已经足够精彩的人生。他们一路省吃俭用,三人每天平均费用是150块钱,不能在物质上享受旅程,但一定在精神上极致地享受了旅程。


途径景点: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杜克宗、噶丹。松赞林寺。






[page_break]





D3. 梅里,面对雪神的仪仗


9月20日,依然沿着电影《转山》拍摄的路程前行,这一段路不好走,不仅是颠簸,而且都是弯道,还不停上山下山上山下山。


走到纳帕海的时候大家很兴奋,因为风景很美。晓川则对湖岸的公路比较兴奋,因为书豪曾经在这里骑的很绝望,去年拍摄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晓川把当时的场景讲给大家听,大家都很想能够在这里骑行一段。


转山之路不易,在前往金沙江的路上,我们又碰到了两次汽车的小事故,午饭也是吃的简单的干粮。经过奔子栏后到德钦,连续看到了两座雪山:白马雪山和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很难一见真容,晓川和李桃都对梅里雪山特别有感情。晓川在电影里面对雪山脱掉了上衣,是他自己设计的一场戏,让导演叫绝,也成了片中一个经典动人的镜头。李桃则是因为上次来的时候没有看见梅里真颜,很遗憾。


当车队驶入可观看梅里雪山的山口时,大家都惊呼起来,因为梅里主峰卡瓦博格非常清晰地屹立在了大家眼前,开车的藏族司机师傅们也特别开心。


关于梅里雪山的名字,1908年法国人马杰尔?戴维斯在《云南》一书中首次使用"梅里雪山"的称呼。但实际上梅里雪山所指的并不是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十三峰,而是指在太子雪山北面的一座小山脉。那座小山脉在当地被称作梅里雪山,因此山脚下的一处村庄也被称为梅丽水(或梅里石),真正的梅里雪山主峰叫做说拉曾归面布,海拔5229米。这个"错误"主要源于我国六七十年代的全国大地测量。当年一支测量队到了德钦,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误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雪山记作了梅里雪山,并在成图后如此标注出来。从此,太子雪山就成了梅里雪山,这个名字也彻底流传开来了。


途径景点:纳帕海、奔子栏和金沙江大拐弯、噶丹。东竹林寺、白马雪山。



D4.盐井,正式进入西藏


9月21日,一大早,等了很久,没能等来期待中的日照金山,也许是梅里雪山希望我们再来看她吧。于是,从德钦的飞来寺出发,沿着澜沧江奔向盐井。今天要离开云南境内,进入西藏境内,所有的人都有一点兴奋。但同样的,也意味着接下来的路程也将越来越有挑战性。总的来说,今天有三次泪水,也有一大惊喜。


从飞来寺下山的路,沿着澜沧江一边折向梅里雪山脚下的明永村,一边折向西藏。虽然《转山》讲的是去拉萨路上的故事,但却有一场重要的戏是在去往明永的路上拍摄的,所以今天大家特地走过来,看看它。


应该说,去明永的路异常险峻,选择这里作为一场重头戏的拍摄地,正是因为它的险峻。而重返故地,让制片赵明几近崩溃,泪洒当场。当时为了拍摄晓川骑车坠崖的场景,制片组经历了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付出。正当晓川带着大家寻找那个拍摄点的时候,赵明突然冲下悬崖,他就是在重演当时的一个场景。当时,晓川和书豪正在骑行,前面一个场工为了避免入画,直接冲下悬崖,跳在下一个斜坡上,其实这非常危险,一旦跌落,下面就是500米的几乎垂直的深渊。晓川为了拍摄这场戏,自己也模拟摔下去好几次,反复重拍这个场景。但其实更辛苦的是工作人员,天不亮就要坐着颠簸的中巴上山,搭景吊威亚躲避随时可能的落石,还要注意拦一些过路的车希望他们配合一下拍摄,甚至是作为替身随时演示摔下去的景象。


重回这样的拍摄现场,让赵明忍不住激动流泪。也让参与其中的晓川和李桃,和没有参与电影拍摄的其他五人都红了眼眶。赵明说电影没有好坏,大家都是带着诚意参与《转山》的拍摄的,拍摄过程让他学会了更多的宽容,人生就像是转山,总是在不停地上山下山,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电影中,书豪和晓川就是在盐井和一位藏族阿佳相遇,后来还住到了她们家。当时电影的拍摄是在仁青家,仁青在电影中还是李桃扮演的阿佳的儿子。其实仁青是个女孩儿,这次重走转山路,李桃早早地就准备好了各种仁青喜欢的礼物,还特别换了一身藏族的民族服饰,因为她怕穿着普通衣服仁青认不出来。


李桃在拍摄电影前曾经在仁青家住了一段时间,一直是穿着藏袍和仁青还有阿爸阿妈一起生活,感情特别好。刚到仁青家,就看到阿妈在喂猪,李桃立刻就哭了,冲过去抱住喊阿妈。阿妈很高兴,忙领着李桃上了楼,说阿爸和仁青都不在家,阿爸在中学工作呢,仁青在上学。


途径景点:盐井盐田、盐井天主教堂、曲孜卡温泉。






[page_break]





D5.在海拔5008米东达拉山口徒步


9月22日,一天基本在路上。早上,我们翻过红拉山口后抵达芒康,结束了滇藏公路和214国道上的行程,从芒康开始进入川藏公路南线和318国道。从这里,我们又要接连翻越拉乌山、觉巴山(又称脚巴山)和东达山三座大山。


中午,队伍到达东达山4180米的一处空地,大家依旧是干粮简餐,因为接下来是这次重走转山路的第一次徒步,大家将从海拔4180米处走到东达山口的5008米处,全长近八公里。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说说笑笑就出发了,兴致盎然。晓川、老徐、王冠中和捡来的谭超四个男生走在前面,而李桃、大雨和王芳基本也是紧随其后。这时候,阳光灿烂,天气还稍显有些热。


走了一段之后,大家的步速、身体状况都不太一样,慢慢地队伍开始有了分化,但是大家都还是很努力地要完成这段行走。这时候,天也开始下雨,气温骤降。先是老徐感到身体不适,上了车,接着王芳也退出了这段行程。接下来的几位,冠中、晓川和谭超开始加快步伐,李桃和大雨在后面拉开了距离。


途径景点:红拉山。



D6.怒江七十二道拐骑行接力


9月23日,今天从左贡经邦达、八宿到然乌。在电影《转山》里,书豪曾只身面对一段很有挑战性的路--怒江七十二道拐,所谓的七十二道拐是指318国道从业拉山口往怒江边上的一段连续急拐弯下山的路,当地也有说九十九道弯,意指拐弯之多。


今天,重走转山路的队伍要在这里完成一次接力骑行,体验七十二道拐的惊险与刺激。六位被分成了三组,大雨和冠中是第一组,老徐和晓川是第二组,李桃和王芳则是第三组。


大雨和冠中骑行了20公里,大雨讲述了自己骑行这段路的经历,冠中默默地听着,到了拐弯处则让大雨先行,然后自己享受加速度侧身急拐弯的快感。


大雨曾在去年10月底骑过这段路。一般骑行者都是从丽江骑到拉萨,大雨则做了一个逆骑的女勇士,从拉萨到丽江,一共骑了20多天。当时她是一个人,在拉萨的青年旅馆花600块钱买了一辆二手车,就这么上路了。往拉萨方向,七十二道拐的难度在于险,而往丽江方向,更多的是辛苦,连续上坡爬行,需要非常大的体力。很多走滇藏、川藏的骑行者,到拉萨就把车卖了,并没有体验到向上爬七十二道拐的感觉。大雨既体验了上坡,又体验了下坡,也算是一种完满吧。


晓川也爱骑行,骑过很多地方,认识了很多朋友。从认识了老徐开始,他一路上就在照顾这位身患癌症的兄弟。从第一天帮助老徐寻找美国老头开始,每一天的行程和活动中,他们俩一直同车,也基本一路同行,交换彼此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感想。


途径景点:邦达草原、怒江七十二拐。


D7.然乌休整,继续出发


9月24,转山第七天,旅程过半,这中间有人高反,有人晕倒,有人被落下,有人受伤,各种状况。好几辆车也各自出了不同的问题。9月23日晚,大家一起走到了然乌。之前,每到一个地方,都只匆匆住一晚,为的是尽快完成转山之路。这天,队伍决定在然乌休整一天,再往拉萨进发。


回首前六天,六位重走转山路的参与者,在冰雹中徒步过,在怒江七十二道拐上骑行过,捡过同伴,也闹过别扭,过程中有很多欢笑,也有很多泪水,很多思考。


究竟,重走转山路是为了什么?


对于晓川和李桃来说,重走转山路是回忆走过的路,也是完成去年未走完的路。


对于老徐来说,转山路可能是他重新思考生命意义和生命方式的过程。


对于大雨来说,转山路是她的骑行回忆,也是她的梦想。


对于冠中来说,转山路是一次勇敢的改变和迈出,是对自己的突破。


对于王芳来说,转山路是从未体验过的生活方式,是可能的坚持。


在旅程过半的时候,李桃又为自己的转山之行找到了一个目标:把一路收集的陪伴她转山之路的珍贵哈达挂到大昭寺,她心中的圣地。


途径景点:然乌湖、来古冰川、米堆冰川、波密、通麦天险、鲁朗林海、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峰


D8.错高村的下午与抵达拉萨


9月26日,今天的行程比较简单,上午从林芝出发,中午就到达了巴松错。活动内容是徒步。进入巴松错国家森林公园,行车大约30公里,到达湖边,换乘船,大约40分钟后,到达了湖的另一岸。大家在湖边简单野餐,准备开始徒步。


徒步基本沿着山间的小路走,这里有一个村子,叫做错高村,生活着大概五六十户人家。其实说是徒步,还有三匹马,大雨和王芳骑了马,其他人徒步。村子里的人都很热情,大家坐在路边聊家常,一位长者介绍说,村里有全藏区最高的经幡,高38米,还能看到一座雪山,是被称为"燃烧的火焰"的神山。于是,大家就循着神山和经幡去了。天气不错,神山得以见到。


走回到湖边,村口有一户人家,院子里种满了各种颜色鲜艳的花,有被称为"张大人花"和"格桑花"的波斯菊,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种类,很美。主人邀请大家喝酥油茶,离开的时候,阿佳拉领着家里的小朋友来到湖边相送,船行很远,还在向众人挥手告别,让大家都很动容。


9月27日,转山队伍从巴松错出发,下午过拉萨河,远远望见静静矗立在金色阳光中的布达拉。这一刻,拉萨,我心抵达。这一刻,拉萨,我身抵达。而对于所有参与了重走转山路的人而言,大家都历经了一次属于自己的朝圣之旅。


途径景点:巴松错、尼洋河、米拉山口。






[page_break]




人文之路:茶马古道


滇川藏历史大通道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连接着云雾晨霭森林密布的西双版纳和距离天堂最近的布达拉宫。掠过1400多年的历史尘土,全程近4000公里的路,他们究竟是如何跨越重重山峦和数条大河的艰难险阻的?


考察与命名


1990年,6个年轻人,赶着几匹马,挎着枪支,带着锅、碗、瓢、盆、茶、睡袋、帐篷相机以及录音机之类的物什,牵着一只猎狗,抱上一只会下蛋的母鸡,从丽江出发踏上了第一次茶马古道文化大三角的考察之路。


离开丽江之后,他们进入康巴地区香格里拉,之后从德钦,翻越梅里雪山入甲郎、碧土、昌都……之后他们辗转到四川一带,历时100多天,拍摄了数万张照片,录音超过1000个小时,他们考察的初步成果汇集成了一本书--《滇川藏大三角文化探秘》,在这本书里,他们把这条没有名字的古道命名为"茶马古道",而这6个人也被称为茶马古道六君子。


他们的名字如今活跃在各种与茶马古道相关的书籍中--木霁弘、陈保亚、李旭、王晓松、徐涌涛、李林,21年后,王晓松已经过世,木霁弘成了云南大学知名教授,陈保亚在北京大学,李旭在云南省社科院,徐涌涛是"印象丽江"的总经理,李林在香格里拉发改委。2011年他们在昆明再次聚首,云南大学为"茶马古道命名20周年"召开了盛大的学术研讨会,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也正积极地为茶马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一副长长的画卷:高山、大江、古道、雪域、骡马、茶叶、盐巴、药材、香料、糖、边销、马锅头、马脚子、藏客等等中国西部独特的元素,以及它所焕发出来的苍凉意想和惊心动魄。


茶马古道是指以茶为传播、贸易和消费主体,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手段而形成的文化、经济走廊,茶马古道还是一个文化符号和一项大型线性文化遗产。茶马古道不同于茶马互市,犹如茶马古道不同于丝绸之路一样,前者有着民生、民间的一面,而后两者更有官方性质。在时间上,民间贸易也远远早于官方贸易,从历史经验来看,只有民间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上升到官方贸易。早在宋代,就有不少人看到官营茶马互市对市场的危害,即便是在严禁私茶通番的明代,民间的茶叶也是一派繁荣气象。茶马古道正是在民间贸易以及民间资本的驱动下,才为我们保留了至今仍旧可以触摸的许多遗迹。


行走文化的奇迹


茶马古道是沿线各民族超越时空的伟大创造,除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外,还是当下西部民族的生活的活例证,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贯穿了整个横断山脉,跨越中国西部多省区,连接着三十多个民族、八千多万人口,向北连丝绸之路,向南连瓷器之路,波及到世界更远的民族和区域。


行走茶马古道,可以体验当今世界上地势最高独特文化经济走廊。从云南开始,可以在体验生长上千年的雨林古茶园,感受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流传几百年的制茶工艺。茶马古道上的虎跳峡,落差高达三千多米,巍峨的高黎贡山,沧桑的博南古道,曾经是汉谣中艰难的代名词,剑气风霜、荡气回肠并没有成为往事,而是铭刻那一路的石碑、石刻和摩崖之上,勒在无数人的心中。


在唐代,茶由两条线路传入西藏。一条是北方的唐蕃古道,沿着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她的身后是吐蕃与唐延绵不断的官方贸易与朝贡往来。另一条,则是从云南丽江。今天的西藏人,依旧把丽江传入的滇茶称呼为"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