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与乡邻乡亲一同生活 周庄深度解读乡村度假新模式

发表于:2025-01-09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09日,像红心蛋黄一样的夕阳渐渐下山时,正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暑热慢慢消退,晚风一点点生凉,晚饭后的村民都在小广场上聊天散步,过村里的小桥时,几位村民就坐在桥中央摇着蒲扇乘凉,其中一位年纪很大的奶奶笑着和我

  像红心蛋黄一样的夕阳渐渐下山时,正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暑热慢慢消退,晚风一点点生凉,晚饭后的村民都在小广场上聊天散步,过村里的小桥时,几位村民就坐在桥中央摇着蒲扇乘凉,其中一位年纪很大的奶奶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可是一个字也没听懂,没听懂才好呢,才可见村里人的客气和热情。

  水岸另一边的高阿姨才给孙子洗好了澡,路过她家时,她以更大的热情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坐坐,边说边笑着的高阿姨又拿出她自家种的小瓜给我们吃,很爽脆的甜味儿。

  "七间房"创始人板姐晚饭后与朋友在村子里溜达,把看到的村景形成文字发在了朋友圈里,她说,我好像在村里已经认了亲戚了。

  乡村旅游,要提供有特色的乡居生活

  这是距离上海80公里车程,走高速1小时以内便可到达的昆山周庄镇三珠浜村,2015年年底,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加速周庄旅游的转型升级,并发展乡村旅游新模式,与三珠浜村村委协商,共同开发位于周庄古镇外7公里处的三珠浜村的乡村旅游。

  "现在的旅游模式与以往不同,现在的游客更愿意住下来慢慢体会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并且希望能够住得好,住得有特色"。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丽荣在谈及项目的初衷时说,"我们在完成三珠浜特色乡村规划设计的同时,决定先从修建村里的民宅作为特色民居开始,并且在修建的过程当中,对整个三珠浜村的村貌以"尊重,利他,还原"的宗旨尽可能做到少破坏,多修复。

  修建完成的八幢特色主题民居,悄悄散落在三珠浜村河道的两岸,仅从外观来看,几乎就是没有任何修建痕迹的寻常水乡人家,但其实走进每一幢民居,从内部装修风格到小物件摆设,分别都带有一些已经被遗忘了的过去生活的印迹。比如以八零年代为主题特色的九号楼民居,保留了原主人的喜好---墙上挂着的港台明星钟楚红,黎明年轻时的海报,泛着微微的旧黄色,让所有走进来的人都会心一笑,客厅里的绿色墙漆水磨石地面和海棠压花玻璃橱,以及橱柜上印有"上海"字样的红色玻璃杯,多少都会让人产生回到八零年代的恍惚之感。

  另一幢以六零年代为主题的院落民居,就更加有意思了,把原有的危房改造成可以有舒适居住感的房间,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和设计方在细节上动了不少脑筋,比如,旧砖墙被小心翼翼地保留下来,旧砖的肌理隔着新墙,看得见却丝毫不影响居住的舒适度,院子里一株三十年树龄的月季花与民居原主人同龄,墙上挂着原主人小时候得过的奖状,所有进入房间的人都会饶有兴趣地仔细看看奖状的内容,顺便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

  这个当初被起名为"周庄香村"的村落民居项目,一出世就迎来业界惊艳的赞叹声,参观者络绎不绝,这给了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对乡村旅游未来发展很大的信心,2017年8月,在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评选中,周庄香村又名列榜单之中。

  我们在谈乡村旅游时到底在谈什么?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大力扶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部委联合出台文件从各个层面予以引导和支持。2017年2月,国务院首次在其发布的文件中提到了"田园综合体"概念,通过兴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来引领未来乡村休闲产业的发展。由此,各地都兴起了发展乡村旅游及特色小镇的热潮。但是在这股新兴热潮的背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归根结底,新消费时代背景下,我们在谈论乡村旅游时到底在谈些什么?

  从2014年左右开始,乡村旅游度假成为了一个热词,取代原先低端的农家乐经营模式,乡村度假中的民宿经营逐步以有情怀,有设计感成为中高端度假客人的首选。但是,民宿类休闲服务业在乡村旅游中对本乡本土村民是否能持续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仍有待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进一步观察。

  "乡村复兴"一词于2011年被艺术家策展人欧宁提出,他和另一位学者左靖共同发起了"碧山计划",试图通过文化改造的角度再造乡村,在开发黟县碧山村农村活力的同时保留农耕文化传统。六年过去了,碧山计划因各种原因受阻,渐渐沉寂。从网上搜集到的零星资料中有这样的细节:当时碧山村没有路灯,村民十分想要--但是从外面来碧山的游客却认为,没有路灯,可以看星星......来自网上的评论说,违背村民意愿的乡村复兴和来自都市精英资本力量的俯视心态,在并不真正了解中国乡村生产生活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一厢情愿地乡村复兴,注定是要失败的。

  另有某些乡村改造或者重建项目,原住村民被整体搬迁,在乡村原有生活空间内,空降导入城市休闲生活商业业态,如咖啡馆,茶馆,木工作坊,皮划艇俱乐部等等,泥腿子下地的村民们在从原住地搬迁之后,依然只能呆呆地旁观城里人的新花样新乐趣,并未从中获得更多。

  如此,很难把国家大力扶持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之挂钩,毕竟,乡村复兴真正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应该是本乡本土的村民,然而,中国两千年发展而来的农耕文明,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商业消费主义和城镇化扩张的重创下,要改变传统村落的空心化状态重新焕发活力,并寻找到新的发展平衡点,需要上至国家政策,外来资本和精英力量,下至村委会和村民的共同参与,才能探索出新的可持续道路。

  慢慢来,乡村旅游,应与乡邻乡亲一同生活

  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改建三珠浜村的乡村民居项目时,最先考虑到的宗旨是"尊重",与之前安徽黟县碧山计划中城市精英们微妙的俯视心态不同,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更多是以本地化心态考虑长远发展。公司上上下下一致的共识是,宁可慢一点,也不要破坏,旅游要搞,但一定不要过度打扰到本村村民的日常生活。

  于是,尽管在为三珠浜村做整体规划时,已经规划了并且种植了50亩桃林,二百亩水稻田,村口都已立好了旅游导视图,但是从进入村道到沿着河道经过一家家民居时,除了看家护院的村狗和大白鹅会警觉地叫喊起来,村子里的一切都显得安静而自然,每一幢可以接待客人的庭院隔壁,都能听得见邻居家说话的声音,传来土灶里炒菜的香味儿。

  "有乡邻的生活真好!"最近接手这个项目的经营管理的七间房创始人板姐说。从第一次到三珠浜村,板姐就喜欢上了这里的环境和氛围,她说:"还能与村民们一起生活,出门就能打着招呼看见村民们忙忙碌碌的身影,这种新奇的感觉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的乡下亲戚家。"

  七间房是国内最早做乡村度假酒店的品牌之一,2011年发源于云南大理,在经过六年多的经验积累之后,从2016年起,七间房陆续在浙江安吉,嘉兴,昆山周庄进行品牌和管理输出,创始人板姐说,七间房未来将深度拓展乡村住宿业,但要做好乡村旅游中的深度文化休闲这件事,只有与本地村民深度交流互动,才能与乡村一起共同进步和发展。

  为此,8月18日,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与七间房一起,举办了一场"我的香村音乐盒"的庭院音乐纳凉晚会,来自于周边上海苏州等城市的客人,与三珠浜村的村民们一起,坐着竹椅摇着蒲扇,契合着水岸边大白鹅的叫声,在村子里紫薇花的花香中,听听民乐,感受田园乡村的美好。

  在七间房团队的运营计划中,来自周边城市的度假客人来到周庄香村,就应该像回到自己的乡下亲戚家一样的轻松自在,客人们可以去乡邻家中做客,可以学习本地阿婆腌菜的制作法,可以学习二十四节气的农耕劳动,而乡邻们也可以在七间房的安排下学习到垃圾分类处理,中医养生等系列公益课程。

  需要学习和思考的地方非常多,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都藏在乡村的生活空间里,与其说是乡村需要我们,不如说我们需要把乡村当作故乡,村民当作乡亲好好爱护。板姐说。

  香村的村民则说,西瓜在六月天(阴历)就是为你生的,稻谷和银杏变黄了就是秋天,不需要手表就可以看时间,而人是根据季节找食物的。江南的四季分明,村子里的生活才是最惬意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