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全面开放创新 旅游将成新经济增长点
2016年初,贵州提出"十三五"期间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要把旅游业培育壮大成为新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域旅游在贵州渐入佳境。
2016年全年,贵州省共接待游客5.3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027.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2%、43.1%,实现"井喷式"增长。入境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达到110万人次,入黔游客达到2.49亿人次、同比增长50.2%,游客平均消费增长到946元。
贵州省今年指出,走好新的长征路、迎接党的十九大,贵州需要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要开辟新的发展路径,要通过全面开放创新,发展新的生产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这几年旅游对贵州经济的拉动作用来看,旅游已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点。
贵州的优势是什么?旅游!
兴义万峰林,徐霞客曾在此赞叹:"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迎来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期,人们休闲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贵州的优势资源是什么?贵州省委在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期间,组织召开全省山地发展座谈会并强调,贵州全域皆山、一山一景,充分发挥全域旅游资源优势,把山地旅游作为贵州旅游业的基本定位,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奋力建设令人神往的山地旅游大省。
决策的高度,为贵州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更符合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大趋势。
拥有民族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土司文化、宗教文化、明朝汉文化、民国军政文化等人文历史资源和10多种优势自然资源的贵州,把山地旅游作为贵州旅游业的基本定位,突出了贵州旅游的资源优势,突出了贵州旅游产品的与众不同,为贵州旅游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路径支撑。
2016年贵州山地旅游大会暨户外运动大会期间,来自全球的参会嘉宾达3700余人,参加山地户外运动角逐的运动员超过2万人,主会场和分会场撬动游客20余万人。同年年底,2016贵州山地旅游招商引资大会在贵阳举行,现场签约252.71亿元,涉及合同类项目52个。
为大力发展贵州旅游事业,做足山地旅游长板,贵州频出新招、奇招,山地旅游项目不断开展。在贵州各地,山地观光旅游、山地文化旅游、山地乡村旅游、山地休闲旅游、山地运动旅游和山地旅游装备制造业及特色旅游产品加工业等旅游业态蓬勃兴起。
一年里,贵州开展了以县为单位的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摸清发展旅游产业的"家底"。截至目前,贵州省普查登记旅游资源82721处,其中新发现51630处,占比62.41%。
贵州将旅游业与贵州山地特色结合,加强立体交通网的建设和与互联网的融合。同时促进旅游服务规范化,旅游服务品牌化,旅游服务智能化,严厉查处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贵州的青山绿水,创新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激发旅游景区发展壮大的动力活力。
为了带给游客完美的旅游体验,贵州不断完善游客集散中心、自驾车营地灯配套建设;还将"大数据+旅游"不断推荐,完善"智慧旅游云"平台。并在全省范围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游客感受贵州景观和服务都在提升。
2016年,"多彩贵州"在世界各地展现魅力。年初,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2016年全球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中贵州上榜;贵州先后在面向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地开展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为主题的旅游文化推介;贵州有关单位与CNN、FOX就"多彩贵州"对外传播和旅游推介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合作意向书;以"开放的中国:多彩贵州风行天下"为主题的中国外交部"贵州日"吸引1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工商界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参加;12月在贵阳举行的2016贵州山地旅游招商引资暨联合国颁奖大会上,贵州通过招商引资共签约合同类项目52个,拟投资金额252.71亿元人民币,项目涉及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等。
"旅游升华是贵州省推动新经济发展的融合剂、催化剂和推进剂。"这正是贵州省官方的共识和努力目标。
旅游已经成为贵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黄果树瀑布游人如织,旅游对当地经济带动明显
"之前在其他省份工作时,我从未见过像贵州这样连片贫困,贫困程度如此之深的情况。"在2011年3月份,贵州省相关领导向媒体自曝"家底",贵州省的工业化程度系数是0.8,相当于全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并且还有505万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5%还要多。
然而,过去短短的5年,贵州就完成了凤凰涅槃。2015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5万亿元,年均增长12.5%,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国前3位。
两位数的经济增速让贵州很是抢眼。贵州一位受访官员表示,从自然地理情况来说,贵州有世界自然遗产两处,荔波的喀斯特地貌,赤水的丹霞地貌。这种地貌条件制约了贵州的经济发展。
"既然上天关掉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上述官员亦称,贵州结合独特地貌特征,大力发展旅游业,仅2015年旅游税收达104亿元,对贵州省税收收入贡献超过7%。并且该数据逐年成增长趋势。
以黎平为例,黎平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广丘陵过度地段,海拔的巨大落差,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地形地貌和多姿多彩的山水景观。加之黎平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合各种动植物生长,是中国南方植物基因库,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显著特点,黎平是国家林业重点县,生态资源极其丰富,有林地面积54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4.6%,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除此之外,黎平还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保留地,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申报地和保护地,是侗族宗教信仰的朝圣地,是中国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禀赋高、类型全,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因此,在黎平选择了旅游业的同时,旅游业也成就了黎平。2015年,黎平接待游客人数达263.3万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23.9%。
数据显示,2014年,贵州省接待游客3.2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95.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08%和22.16%;2015年,贵州接待省外游客1.66亿人次,旅游收入1850.51亿元;2016年全年,贵州省共接待游客5.3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027.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2%、43.1%,实现"井喷式"增长。入境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达到110万人次,入黔游客达到2.49亿人次、同比增长50.2%,游客平均消费增长到946元。而这三年,贵州经济总收入持续增长,增幅排在全国前列,旅游对其贡献尤为重大。
今年7月,贵州省宣布,7月18日至9月15日,贵州省针对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等10个夏季高温城市所在省(区、市)的居民推出专项旅游优惠政策,吸引游客来黔避暑观光,推动全省避暑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可以预见的是,这个暑假,贵州省旅游经济将实现"井喷式"增长,对经济的拉动力度将持续增强。
贵州旅游业也为自己在"十三五"期间定了一个"小目标":实现旅游产值1万亿,旅游商品产值占比30%,并带动100万人就业。贵州旅游业的崛起,使贵州整个经济发展底色格外耀眼:一个山清水秀、宜居宜游的绿色贵州,正在用自己最美的姿态拥抱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