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个性和情怀卖钱 民宿能否成功?
民宿,作为非标住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传统住宿功能之余,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满足住客的个性化需求,并对住客进行独特的文化与情怀输出。本文从民宿的兴起原因说起,结合优秀案例与国内民宿发展情况,尝试探讨个性与情怀,能否支撑民宿取得成功。
一、民宿兴起的原因
1.首先,是业态的自然发展规律
中国酒店行业,经历了数十年的外商疯狂注资高星酒店热、十余年的经济型爆发潮。当下高星酒店降温,客源增长缓慢,经济型市场饱和,经营成本上升后利润摊薄。近年来,中档酒店及以民宿和长短租公寓等为代表的非标住宿逐渐兴起,成为行业新热点。这是酒店这一传统服务行业中的微变,是业态发展受阻后的自然突破。
2.其次,是个性化需求的爆发
整体上历经近40年发展的中国酒店行业,多个品类都趋向成熟饱满。在发展过程中,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产生演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个性化诉求的飞速成长。传统与常规的装潢设计、硬件设施及服务内容,只能满足消费者的常规住宿需求。在此之余,有些消费者对酒店的设计感会有更多要求,有的则会希望酒店提供更多社交功能,还有的消费者,更看重酒店与在地文化是否有完美的结合,甚至会要求每间客房都有独一无二之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不断考验着传统酒店,在其应接不暇之时,民宿这一根植于"当地概念"的形态便适时突破,从中而起。
3.再次,是传统酒店人转行入局
诸多原先在传统酒店任职的业者,也纷纷转行进入民宿。不少有参与投资、管理,更有自己出资,一手完成购置、设计,成为老板的。这类业者,许多来自高星酒店以及优秀的酒店管理集团,拥有数十年从业经验。他们与许多跨行业的入局者不同,成为了支撑民宿业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4.最后,是国家政策方面的扶持
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作为我国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首个全面、系统的政策性文件,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规模、品质和效益的总体部署。在《指导意见》指出的今后重点发展领域中,就包括"旅游、住宿餐饮",并提出"积极发展民宿客栈、短租公寓、长租公寓……"。这在行业发展历史上也是首次。
总体来说,行业大发展环境下的小个性需求崛起,从业者及国家层面的扶持,多因素综合之下民宿体态得以获得较快发展。
二、优秀民宿发展案例
1.预订平台Airbnb
说到民宿及短租预订平台,就不得不提Airbnb。这家2008年在美国加州成立的网站,主要业务是联系旅游人士及有空房供租的房主,并向用户提供全球各地的房源。截至2015年,Airbnb已在全球190多个国家拥有一亿两千万个房源,平均每晚有40万人的住宿都由Airbnb提供。Airbnb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租赁板块的格局,也直接影响到传统酒店行业的市场份额。此外,以Airbnb为模板,还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民宿及房屋租赁平台,如Hostelworld、HouseTrip和Wimdu等。他们多发力于Airbnb业务尚未完全涉及的地区,希望份额房屋租赁市场这块大蛋糕。
2.台湾民宿
台湾是民宿概念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目前,台湾民宿以城市、乡村进行划分,已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色格局。在城市,由于酒店数量有限,且基本没有连锁经济酒店的概念,民宿便承接了绝大部分中低价位产品提供的任务。在这个市场上来说,民宿与酒店几乎是分庭抗礼。而在乡村,民宿基本占据着全部市场份额。台湾民宿市场的兴盛,与其酒店行业的大发展也有着密切联系,这与国内市场环境有着较大区别。除此之外,日本、英国的民宿市场,都有着长久发展历史,具备很高的借鉴价值。
三、国内民宿市场发展问题
1.整体品质良莠不齐
目前国内的民宿市场,总体来看,不乏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端形态。这类民宿,有的是经由传统房屋进行高质量的维修改造而来,也有不少是新建建筑。它们一般有着极佳的周边景观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如花园、果园、庄园、天然泳池温泉等等。还配有专业的酒店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又能给予住客极高的自由体验空间。这样优秀的条件使得这类民宿甚至可以脱离出住宿的功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另外,也有许多民宿,价格低廉,位于热门景区附近。它们多为当地居民自行改造而来,往往存在设施简陋、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2.产业发展模式存疑
相对国内民宿而言,由于城市里已经存在着大量的连锁经济酒店以及短租公寓,基本没有民宿的生存发展空间,需要着力发展的,仍然是乡村的市场。而且由于国内还保存了不少的传统建筑的古镇古村落,为国内民宿业提供了比台湾清境农场模式之外更多的发展方向。但最令人担心的是,由于乡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在法律上模糊不清,物业交易难以进行,让民宿产业很难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整合--发展的健康道路,只能说民宿产业的道路,还任重道远。
四、共享经济是关乎民宿生死的大土壤
1.国内外发展差异根源
总结国内外民宿的发展情况,导致规模及质量产生差距的原因,一方面是时间,即发展和沉淀不够;另一方面也与经济形态的大土壤密不可分。以Airbnb为代表的服务提供商,多发于共享经济发达的地区。那里的民众拥有较为健全的共享经济理念,习惯公平、有偿地共享社会资源,并以不同方式受益,共享经济红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房东对住客有了更多信任,不会担心其在打破、损坏自家物件后不赔偿就离去;住客也对房东有了更多信任,不会担心住在陌生人家会不够安全。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Airbnb便发展得越来越好。
而Airbnb在迈入中国市场后远未达到理想扩张势头,甚至一度不愠不火,也与国内市场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共享经济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宿的发展程度。
2.如何做好
虽然目前国内地产行业偏向不景气,但民宿作为新兴旅游类地产,仍然有利可图。中国人口基数大,旅游人数及旅游消费又屡创新高,每逢节假日,各大景区永远都是人满为患。而传统热门旅游景点之外的小众线路,也被不断开发出来。在旅游板块良好发展的态势下,民宿只要选好位址,基本上不会缺乏市场机会。
但在怀抱个性、情怀,与取得盈利的巨大天平之间,究竟应该如何取舍?
2016年3月8日,迈点第十二届中国酒店业新发现研讨会,聚集6位非标住宿代表,与150+行业精英实战剖析,共探非标住宿对传统酒店形态的渗透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