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离民众再近一些
7月27日至29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承办的"红沙发"系列访谈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该活动邀请出书人、写书人、读书人等文艺界嘉宾,围绕"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城市文化与文明传承""阅读改变命运"等话题展开对话。
阅读温暖人心
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读书人物"的李尚容就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开始爱上阅读的。"我喜欢读国学经典,读的第一本国学书是《笠翁对韵》,从中收获了很多乐趣,虽然不能穿越到古代,但每当我翻开国学经典的时候,就好像在跟古人对话。不仅如此,阅读还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可以通过别人的笔触了解大千世界。"李尚容说。
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读书人物"的杜权成是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一中的老师,家有藏书3万多册,后来他建起了家庭图书馆,班上的学生甚至离图书馆很远地方的孩子都跑过去借书、读书。杜权成说:"我的老师说过,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应该是一名比较出色的书法家,也应该是一名合格的作家,否则他就没有底气站在三尺讲台上。因为海量阅读,让我下笔有了底气。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风气对教师来说义不容辞。图书馆的规模越大、影响力越大,肩负的社会责任就越大。希望未来图书馆实现菜单式服务,读者需要什么,在我的图书馆里都能找到。"
筑梦继学,温暖远方。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读书人物"的曹中希是圆通速递北京分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业务经理,他利用圆通快递老曹工作室的平台,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很多院系合作,为贵州毕节、遵义及四川凉山等捐赠书籍,每年利用学校的毕业季,从跳蚤市场购买书籍千余册,丰富农村图书室的藏书,带动更多年轻人学习。曹中希说:"阅读让我增长了知识,也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希望尽微薄之力,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书可读。"
网络时代更要关注传统文化
如今,全国各地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丰富多彩。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表示:"全民阅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阅读可以愉悦精神、增长见闻。人们通过读书可以提高素质,甚至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现在5G来了,阅读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不管将来载体怎么变,内核依然是阅读,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优质的内容。"
"在移动阅读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当前,移动终端推送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大众需要高品质、个性化的阅读,用AR、VR等手段会让呈现更生动形象,也更符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我认为这或许是今后开发移动阅读软件的方向。"山东青岛大学全民阅读研究院研究员孙琳表示。
据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李军介绍,黑龙江的"书香龙江"公众号于2017年创建,由专门的运营机构负责,分为"阅资讯""阅驿站""阅活动"3个板块,通过活动资讯、政策解读、经验交流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
让更多年轻人走近博物馆
如今,我国博物馆进入快速发展期,每年都有众多新建博物馆开放。怎样处理文化设施开放和文物保护的关系?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认为,把文物藏品细心地进行修复保养,并使之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只有当人们感受到这些文物的魅力时,才会更精心地呵护它们。
"博物馆中年轻观众的比例在逐年增长,他们在工作、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与文化相关的问题,或许在博物馆里就有答案。"单霁翔说,"现在年轻人走近博物馆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不仅可以迈开双脚走进博物馆,接触博物馆的藏品,还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品了解博物馆。因此,博物馆还应深挖藏品内涵,通过举办好展览、好活动,让人们感受到博物馆在生活中的意义。"(记者党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