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酒店物业大洗牌前夜:卖否,买否,谁来接盘?

发表于:2024-11-05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1月05日,近日,一篇题为《是什么正在"杀死"酒店业?》文章提到,某连锁品牌旗下的一家单店,2020年全年出租率91.14%,依然无法避免亏损,而在一般情况下出租率60%-70%即可达到盈亏平衡点。有投资人表示,

近日,一篇题为《是什么正在"杀死"酒店业?》文章提到,某连锁品牌旗下的一家单店,2020年全年出租率91.14%,依然无法避免亏损,而在一般情况下出租率60%-70%即可达到盈亏平衡点。有投资人表示,即便2021年经营大幅提升仍有可能难以盈利,倘若半年内无回转,考虑最坏打算--关店。

事实上,受疫情影响,2020年酒店业整体营收同比大幅下降。迈居产权交易平台投资业务总监伍园媛表示,一些投资酒店的中小型业主因主业受疫情影响导致现金流不足而不得已转让酒店,这在客观上带来"大量物业资源被释放出来,且交易费用下降",与此同时一批新的跨界投资人因看好"酒店投资风险较为可控,投资回报比较稳定"进入酒店市场;但大宗物业交易方面并没有出现行业所期待的抄底现象,根据商业空间品牌加盟及产权交易解决方案提供商--迈居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操盘的中端酒店类交易中,3000-6000平方体量的物业数量占比较大。

由于疫情不确定性,酒店业所面临的经营挑战将持续存在,随之而来的市场淘汰洗牌在所难免,一些经营不善难以为继的酒店很容易关门倒闭。

海外市场

一边申请破产,一边抄底收购

根据STR数据显示,同比2019年,2020年入住率下降33.3%,ADR下降21.3%,RevPAR下降近47.5%,美国酒店业的入住率和RevPAR均创下历史新低,因为该行业有史以来未售出间夜首次超过10亿,而2009年大萧条时这一数据为7.86亿。

据CoStar News报道,去年夏天,Eagle Hospitality Trust计划将18处物业的多数权益出售给总部位于香港的Far East Consortium,但交易并未实现。Eagle 近日申请了破产保护,以便可以重组其财务状况并为物业出售做准备,但Eagle 对此未予以回复。

尽管,在过去的10个月中,许多酒店业主已经能够与运营商达成交易以使维持生计;但预计酒店业务将无法在多年内完全恢复,越来越多的酒店业主甚至会有违约风险进而出售物业。这释放出一个新的信号--这些申请破产的酒店很有可能会被快速抛售。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酒店运营商Torrey Pines Hotel Group联手投资公司Bainbridge DXS对美国、欧洲和亚洲市场的3.5-4.5星级酒店进行考察,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区域有机会收购一些优质资产--两家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并设立一支5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计划在未来15年内收购超过200家酒店物业;两家位于迈阿密地区企业(AMS Hospitality和商业房地产公司Black Salmon)也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目标是在18个月内完成3亿美元酒店物业交易(集中在商旅融合与精品精选服务类酒店资产);另一家名为Triton Hospitality Group的合资企业由行业资深人士John Murphy和David Parsky在本月初成立,专注于当前市场低迷所导致的不良资产交易和贷款。这是另一种信号的释放:--酒店投资者准备抢占不良资产。

在酒店交易市场上竞争也同样是激烈,一些私募股权公司也在寻求折价资产。Black Salmon首席执行官Jorge Escobar认为,与2019年的估值相比,交易在理想情况下会带来15%至40%的折扣。Bainbridge ventur高管则认为,不应止步于用于购买和翻牌物业的资本运作,从长远来看应该介入到这些物业的运营中去。

中国酒店开发2020:"东边不亮西边亮"

尽管相较于海外市场,在中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酒店业表现相对乐观--波动式复苏,但现实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

"疫情的到来,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直面消费者的酒店行业。客源直接影响了酒店整体的营运平衡,同时金融市场的收紧,造成很多投资者资金链渠道收窄,业主对于酒店业发展的短期前景不自信,这便是我们目前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就当前趋势看,投资者的投资决定必将更加谨慎和客观。"坤逸酒店集团总裁任海涛指出,在BD谈判中,手握资金的投资者更加"挑剔",对多个酒店集团"货比三家"。

面临疫情的大环境下,最直接的影响是无论轻、中、重的拓展模式,财务测算方面都无法保证,尤其是一些比较年轻品牌的轻资产拓展。金茂(中国)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张祐臻坦言,在没有较强的产品力、营销能力、会员体系以及成功的自营标杆项目的情况下很难获取业主信任,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多数业主心态由纯"委托管理"变为"业绩挂钩",而管理公司很难在这种市场上保证业主利益,"总体来说面对国际酒店品牌的强势竞争力和疫情打击市场的双重压力下,本土酒店管理公司需从中国本土文化及社会环境出发,积极寻找自有优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资深BD表示,2020年上半年签约量还行(因为前一年已确认的项目继续推进),下半年签约难度明显比上半年大。万达酒店及度假村中端酒店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谭廷富总结道,一方面,疫情导致酒店投资方资金链紧张,部分计划启动的项目因疫情暂缓;另一方面,疫情引发市场预期大幅降低,部分投资人对未来酒店市场回报预期看低,从而暂停投资计划。多数开发人员一致认为,投资方在做投资决策时的谨慎情绪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在一些跨界投资者的身上尤为明显;一些跨界投资人回归主业、一些则选择新的机会点(如个别投资人转而投资口罩生产)--总而言之,行业处于洗牌期,恶劣条件考验着BD的技能、心态和资源等多方面。

"疫情使得出项目难度增大,但企业绩效指标未变,部分员工难以完成指标;同时疫情导致企业降薪减薪,收入减少,企业效益不佳使得职业前景存在更多不确定性,增加了员工流动率。"上海隐居BD张琦告诉,2020年酒店业BD团队流动幅度变大。

开发的过程艰辛,并不意味着结果就一定很糟糕。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新注册企业36.6万家,尽管同比下降15.7%,但增长也是可见的。

"因受疫情冲击,2020年品牌拓展还是受到一定影响,高端酒店项目发展数量同比2019年减少20%左右,签约酒店的开业速度放缓,但首旅建国新品牌建国铂萃逆势增长、取得快速发展。"首旅酒店集团高端酒店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王爱军如是说。

在逸柏酒店集团创始人兼CEO吴跃春眼中,2020是一个以最残酷方式验证战略定位可靠性的时代、是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逸柏凭借"中国老酒店改造专家"的定位抗住了压力,不仅翻盘了业绩(2020全年开业酒店数量突破150家,其中70%以上为中高端酒店);同时将集团旗下主力品牌从8个提升到14个(涵盖从经济型酒店到中高端酒店,从度假型酒店到IP电影主题酒店所以品类)。

深耕存量市场的丽呈酒店集团在2020年开业酒店达到97家,开店同比增速超过了50%。集团COO孙刚表示,丽呈已经与瑰丽、百达屋等集团展开深度合作,开始拓展新的产品线。

"同比2019年,2020年集团对外拓展业务不仅没有萎缩,而且增长了3%左右。因为在传统酒店之外,诸如轻资产管理、高端定制类服务(输出)等新兴业态的加持让集团发展整体呈现'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态势。"黄龙饭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翔指出,就传统酒店业务而言,中心城市的商务酒店特别是会议会展酒店受伤相对严重,而度假酒店尤其是面向短途度假的酒店业务增长超过去年;总体来看,疫情影响可控,集团在2021年会继续加大对外拓展。

"对BD而言,因为市场的糟糕环境,使得BD需要更加专业知识以及对品牌极度深刻的理解,才能面对市场的拷问,否则很难让市场认可其背后所代表的品牌。"行业资深BD刘烨认为,疫情将加速五大趋势的到来:一是,所谓"抄底"不存在;二是,投资人专业化;三是,品牌意识加强;四是,初生代投资人的投资产品在升级;五是、经济型酒店未来发展空间一定是下沉市场。

"能熬过2020年的,基本上就见到了曙光。2021年春节疫情,只不过是黎明前最后一点点黑暗。"行业资深BD刘烨补充说。

关店潮会来吗?倒下去的究竟是谁?

去年6月,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有超过4万家酒店相关企业注销、吊销;年底又爆出,2020年携程平台上关闭了15万家酒店,其中98%是单体酒店。庞大的数据,让人不寒而栗,心有戚戚焉 --下一个倒下的是谁,"关店潮"会在2021年涌向酒店业吗?

深圳酒店BD认为,目前疫情以及经济形势的走向尚未明朗,如果发生严重疫情爆发或者经济持续加速下行的情况,"关店潮"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前述情况发生,其实不仅仅是酒店BD工作,或者酒店及旅游行业会受到巨大影响,整体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会面临不景气甚至倒退的危机。

北京某投资公司投资经理分析指出,过去一年多以来,酒店行业大多数处于亏空状态,收入骤减、但维保等固定支出仍在发生。个体经营的酒店项目在重压之下难以维持,可能会面临关店或者转让的境地;连锁品牌的酒店项目,可依靠集团内部其他板块调拨资金缓解压力,但若出现合适的转让价格,不排除转让项目的可能性。

"会来的。"站在酒店开发视角,上海隐居BD张琦认为关店潮将为BD工作带来更多机遇。

在尚格酒店集团联合创始人/CEO詹延臣看来,"关店潮"本来在2020年已经出现,但它是个好事,因为这才是对2010-2015年期间野蛮生长的门店的自然淘汰,也是对部分区域盲目发展门店的一个教训,更是对酒店行业的一个专业质检;"关店潮"的来临恰恰是品牌连锁集团"开店潮"的契机。

"即使没有疫情,经营情况不佳的酒店也会不断被迫退出市场,疫情是加速了这种进程。个人认为,目前中国疫情还是处于可控状态,纯粹因为疫情而经营不下去的酒店,排除业主完全没有持续资金的情况下,还是有抢救的机会。"金茂(中国)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张祐臻认为,未来BD工作可能要同时包含"新酒店开发方案"和"旧存量改造方案"两种思路齐头并进,仅局限于新酒店的开发定位未来发展速度会受到一定限制。

"2021肯定会有一小部分酒店关停,尤其是租赁物业改造的酒店或者是业态单一的酒店,例如定位商务市场的经济型酒店。"北京红树林经营管理公司副总裁黄鹏指出,有的连锁酒店即使做到91.4%的出租率还是亏钱,究其原因是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下降太多,应对这种情况也并非没有解决之道--简单讲就是要提升每房总收益(TrevPAR)。

"重资产高负债企业和规模较小的企业都可能会遭遇发展难题,但对我们来说可能是机会。我们的第2个五年计划就是有效扩张,自去年开始就已经在与一些地产公司和大的物业持有者在沟通接触,今年会继续加大力度。"黄龙饭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翔强调,抓准机会点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左侧交易在去年已经基本完成了,今年和明年就是右侧交易的机会点,鼓励右侧交易,重点关注有效并购和租赁经营;从资产标的来看,会重点考虑一二线城市的酒店资产(因为商业变现能力和资产保值能力比较强)、同时关注经营能力比较强比较好的酒店,具体形态上聚焦中心城市的商务酒店和具有辨识度的小而美度假酒店。

"若届时出现关店潮,我们将关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核心区两类酒店项目的投资机会:①经营状况相对稳定的酒店项目;②具备散售条件的酒店项目;③周边办公需求旺盛且项目具备改造为写字楼条件的酒店项目。"北京某投资公司投资经理表示。

相较于个体投资人和中小型酒店管理公司,一些大型连锁集团则对"关店潮"持否定态度。

"酒店属于重资产投入,关店对于投资人来说,损失太大,一般会选择转让或连锁化。转让,即让有接盘能力的投资人接手继续经营;连锁化,即加盟到某连锁酒店品牌,借势连锁品牌的影响力和管理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某集团品牌CEO在采访中表示,现在国内的各大酒店集团都在加大扩张的步伐,很多酒店品牌都推出了轻改造的加盟方案,这对单体酒店而言是一条出路。

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GDP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突破百万亿,疫情对全球经济虽然有很大的打击,但也增加了全球多地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后续会有更多的产业,更多的资源涌入中国。基于对中国经济和中国酒店市场的利好分析,万达酒店及度假村中端酒店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谭廷富判断。

自称酒店"圈外人"的陈珉瑛,是九悦Malltel首席创始人、生态商业学者,他对大规模的行业的头部企业、品牌企业是不关店的中流砥柱,不过整个行业和这些头部企业承受的营收压力会很大,利润减少和亏损风险增加是大概率事件;其二,业态创新、模式创新、营运创新会成为新冠疫情触发的新常态,由此形成的新动能、新体验、新效率会抵消疫情冲击带来的损失,也会奠定酒店面向未来、经营未来坚实的基础;其三,因为旧的关店潮会被新的开店潮所代替,不过重新开店的肯定不是关店的那一批、而是一批新的进入者勇敢者,也可以称为无畏者,无知者无畏。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坚信大规模"关店潮"不会到来的凤悦华东BD团队认为,中高档酒店将是未来发展趋势,积极的应对措施正在有序开展中,比如,提升自身专业度(针对租赁物业投资商--从基础选址,品牌赋能,酒店排房公区设计,筹建工程运营多方面阐述投资回报周期及不可控风险;市场翻牌改造项目--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进行轻装快改翻牌最优品牌;地产商项目--基本从 投从管退几个方面结合该项目阐述其优劣势,结合其他品牌);把握投资商真实需求;向存量要增量,优先把握核心投资商; 增加多元化资源窗口对接,以便量变产生质变。

整合大年,资本是什么担当?

港股上市企业开元酒店集团宣布战略投资晗月酒店,全面推进中端酒店的高速发展;中旅投资战略略入股开元旅业的开元森泊品牌,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同程艺龙战略投资珀林酒店集团,以通过自身技术、会员、服务和营销等优势推进中高端酒店的发展;美团以入股20%投资东呈国际集团;开元酒店收到鸥翎投资与红杉中国关联公司的私有化要约(待追踪)。

这些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多中国酒店业发生的资本新故事,入局的企业背景多元且实力雄厚。与此同时,"2020年中国成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的报道登上微博热搜话题榜单,相关报告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大幅下滑,但中国FDI逆势增长(2020年中国的国外直接投资增长4%、达到1630亿美元);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的社会资本实力相当雄厚,三五千万的跨界投资人非常多。

尽管目前尚无法精准预知未来会有多少资本流入酒店业,但我们可以清醒预见在酒店业整合大年资本将是一只重要推手,而问题在于"资本真的会主导行业整合洗牌吗"。

"2021年有很大的可能性资本会主导酒店行业的洗牌。"坤逸酒店集团经营业务中心总裁汪兴龙认为,对于单体酒店或者小型酒店管理公司来说(资金不充裕+管理跟不上),并购未必不是好事,但主要看资本方的出发点是什么,并购取决于资本方的选择。

"资本作为投资方显然看到了现在酒店行业的投资价值所在,所在正在积极介入这是好现象。但我不认为这是在整合洗牌,十几万亿的市场里有投个百来亿元,还不够打水漂,首先就谈不上;其次,根据我们自己去年的调查,现在中国酒店的连锁化不过10%,整个行业别说是战国、春秋都算不上,所以谁都无法号令群雄,执天下牛耳。"逸柏酒店集团创始人兼CEO吴跃春强调,资本只是在逐利,谈不上整合洗牌;市场很大,我们要做的是做好自己。

与吴跃春一样,大多数受访者均表示"资本未必主导行业洗牌": 一方面,因疫情影响,酒店行业受损严重,何时得以重生,尚未可知(得看全球疫情何时得以有效控制),而与此同时诞生了更多其他更受资本追捧的业态,如非接触式科技、医疗、中医等,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看,可能那些行业会更可能成为热点;另一方面,国内酒店业的竞争格局经过过去3-5年的整合,雏形初现,暂无更多可为空间。

九悦Malltel首席创始人、生态商业学者陈珉瑛分析指出,在全球资产泡沫挤出,自身价值大幅跳水、贬值的状态下,资产端经营价值和盈利能力成为资本投资与并购的核心选择标准;在此标准下,酒店资产与盈利能力就不是资本青睐的标的物,比如,黑石资本11亿美金(71亿人民币)收购富力集团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城市物流园,如果把富力城市物流园资产与富力的酒店资产相比较,黑石就是看好城市物流园资产的自身价值、经营盈利价值和资产高周转的变现价值,而富力酒店资产经营亏损、自身资产价值贬值和低收购流动性成为资本收购的弃儿,因此,酒店业不会形成资本主导的整合洗牌,酒店行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投资和并购,而且会出现小幅下降、投资并购规模会有所收窄。

毫无疑问,收并购是资本对酒店行业整合洗牌最直接的表现形势。对于"收并购",行业普遍持开放态度。

"任何产品或者行业,今后都会面临品牌部分消失、保留几个优质的品牌在市场的局面。所以,收并购是住宿行业必然会面临的局面,否则就没品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行业资深BD刘烨强调,竞争流量不如合并流量,成本层面会更低。

"其实这几年行业并购频发,首旅如家的重组也是收并购的结果。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爆出的美团和东呈合作,携程近一步和开元的合作掀起了新的收并购篇章。我们对此并不反对,收并购的发生也是顺应市场的变化。"首旅酒店集团高端酒店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王爱军认为,目前酒店行业正在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型,越来越多的酒店品牌开始意识到品牌价值、客户忠诚、以及产品与服务品质的重要性,在粗放式发展思路逐渐被淘汰,集约式发展思路逐渐成为主流时,行业正以不同以往的面貌走入全新成长期,而集约式发展思路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通过并购、合作,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提升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资本运作成为发展趋势,通过强强联手,获取更大的市场知名度及占有率等,无论对于哪一方而言,它都是极其有效的方式"。

在裸心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偌杰看来,酒店业已经呈现国际性的整合趋势,充分考虑到协同效应的并购将会成功,拥有免费USP或降低单位成本的协同效应的企业将出现。

"对于酒店这种类型的资产,个人认为当前市场下收购模式比并购模式优势要大一些,针对酒店资产的收购,尤其是疫情以来对于抛售酒店的资产抄底,购后快速进行重新定位并进入市场回笼资金显得非常重要,这种情况下单一决策人远比多个决策人模式更加行之有效。"金茂(中国)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张祐臻指出,除非是纯粹因为现金保值而买入实体资产,如果从未来经营角度考虑、收购比并购更加合适。

"我们对并购持开放式态度。今年初,已有多家上市公司与我们集团接触,只要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我觉得都可以坐下来谈。"逸柏酒店集团创始人兼CEO吴跃春强调,如果单纯只是为了财务效益为了某些局部利益,并购的意义不大。

多位一线工作的BD也明确向笔者表示,好的收并购,可以让多方资源有机地进行结合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经过大鱼吃小鱼的模式以后酒店市场会更加规范化品牌化;但如果仅仅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制造一家独大而进行收并购,会形成垄断甚至胁迫绑架市场与消费者利益,这将不利于市场活力的保持。

资本天生逐利,也兼具天使与魔鬼的两面。与资本打交道,理性与谨慎是必备之心态。这一点对个体投资人和大型企业从来都是一样的。

追光吧,谁是合纵连横的最佳队友?

"未来市场会呈现极度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不仅仅是酒店行业经营的季节不平衡,也不仅仅是酒店行业经营区域不平衡,更多的呈现是疫情不平衡或者干脆叫作"新冠不平衡",酒店行业将承重三重不平衡状态下的总体收缩。"九悦Malltel首席创始人、生态商业学者陈珉瑛进一步补充说,虽然酒店资产不会成为资本投资或者收购的宠儿,但不排除酒店业的联合,酒店联合分为内部联合和外部联合二个部分--酒店行业的内部联合会出现在抱团取暖、优势互补、共同创新等情况,比如开元酒店私有化及后面的重构整合都属于这一类型;外部联合会有更多的跨界联合、跨行联合与生态融合。

北京某投资公司投资经理分析指出,新冠疫情的影响趋于常态化,旅游、航空、酒店等行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完全消化该影响估计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疫苗的普及,旅游及航空住宿需求将迎来强势反弹,2021年酒店行业的经营情况相比上一年有望迎来恢复。

"假如2021年成为整合大年,坤逸自然是要加快发展步伐,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目前还在观望。做好各种准备和打算,不排斥更多可能性,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弯道超车,整合各种有效资源,让集团更加壮大。"像坤逸酒店集团经营业务中心总裁汪兴龙在伺机而动的人,不是少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有可能会重新再来一遍,而大家的忍受程度会提高,不会再像2020年那么紧张。从长远来看,随着科技发展以及经济腾飞的进程推进,在未来三四年里,酒店业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经历疫情压力测试,黄龙饭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翔如今已能坦然面对未来,并建议企业可以参考2020年疫情周期和经验梳理成案例来布局2021年,比如,将生意分为两个阶段:静默期(前3个月),把过去非主营业务当作主营业务来抓,比如线上营销、预售、到家服务、高端定制类等等;4月份到年底之前,回归主营业务。其实,酒店每年只能够做8到9个月的生意,在冲刺的时候,你要有足够的能量,要跑得快,否则机会又过去了。

毋庸置疑,酒店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而且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经济周期之后依然存在。透过历史看未来,即使面对疫情的极大不确定性,酒店人仍然会有很大机会去绝处逢生、活好活长久。在笔者看来,酒店企业不妨以自我为圆点,不断向外扩大求生半径、构建生存生态圈:

其一,酒店集团自身"固本自强与开拓创新",关键是要把握趋势,加速甚至跑出自己的赛道。疫情让外界看到了酒店业的韧性,也让酒店人看到了很多新机会,比如,金茂(中国)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张祐臻就表示,疫情针对酒店带来的变化的本质还是针对旅游市场和消费趋势的变化,由出国游、出境游变为周边游、深度游的变化,尤其是江浙沪,京津冀等以一线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区域包含的二三四线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酒店而言积极挖掘当地文化、做好市场营销、打造能够让游客体验更多当地文化的产品;越来越多的人将时间花在目的地上而不是路上,此类变化最直接的影响酒店产品趋势,需积极打造多元化的酒店产品来留住旅客,应对"staycation"模式的旅游;新酒店的开发除了政府对地产开发商的硬性要求等特殊情况,选址变得更加重要,同时存量酒店的改造频率也会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而加快。再比如,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高星级酒店,希尔顿酒店集团中国区业主协会会长、中饭协业主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藏晓安就建议,回归市场供给需求适度转型,比如酒店改写字楼、酒店改公寓、酒店公区配套转型;压出海绵水分,达到精简与服务品质的平衡;、开拓高星级酒店盈利的新场景,异业资本整合(对于需要充足稳定经营现金流的保本收益基金、保险公司资金池等需求深度合作机会)。

其二,酒店集团之间的合纵联盟。这一模式早在2015年资本大并购的时候,行业已经试水过,2021年巨头对区域酒店企业,以及区域酒店之间的整合趋势会进一步加强。典型案例就是格林酒店集团,其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对雅阁酒店集团和都市酒店集团的持股、以及跟尚格酒店集团、武汉凯瑞天空酒店管理集团战略合作,其合作伙伴雅阁也在今年1月份先后与中悦酒店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第三方品牌区域代理授权)、泰国恒程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第三方区域管理合作伙伴)。同样的联盟,今年1月国际度假酒店集团美诺酒店集团(Minor Hotels)与世界500强碧桂园核心联盟企业--凤悦酒店及度假村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其三,特许经营和第三方管理公司介入。尽管业内人士指出,欧美酒店业发现第三方管理和特许经营所占比例大过全权委托管理(前提是第三方管理公司管理效率确实更高),但在中国方兴未艾,并未真正可以形成行业效益,但正如首旅酒店集团高端酒店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王爱军总结所说"特许经营模式作为常见的一种酒店运作方式,优点在于扩张迅速,能够快速地提高酒店品牌影响力,以最小的成本保护了未来市场,同时降低了品牌方的风险, 是国际和国内酒店管理公司越来越推崇的管理模式",从当下来看需要结合项目定位以及业主方的想法来综合考虑,但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未来可期。

其四,异业合作,跨界融合,共生共赢。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酒店业需要升级转型是酒店人的共识,但想要成功,未来必须要跳出酒店圈子看圈子。当然,这种异业合作绝对不是"一时兴起做个网红项目"的简单操作,而是要站在"商业生态"视角去解决经营问题。举个例子,圈外人陈珉瑛在干的"酒店免费睡,商品免费购"--用户入住九悦Malltel可以获取与房费等值的商品、相当于住宿免费,用户在九悦Malltel购买商品可以获取与商品等值的住宿、相当于免费购物;用户只需要付出一样成本就可以获取住宿和商品二项商品和服务,这是一个可以住宿的商场、一个可以购物的酒店、一个融合酒店业和零售业,24小时私享沉浸式体验商业新业态。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看来,酒店依然有着有光有希望的未来。关键在于,在追光路上,你选择谁成为自己合纵连横的最佳队友。

总结

受疫情影响,酒店业经历了起起落落的一年,或者2021年真的会重复2020年、但它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向前,笔者在一年中采访过很多旅游行业的人,每家企业每个个体的心态都是复杂多变,但对于未来大体是抱有信心的。在这里特别送上生态商业学者陈珉瑛的一句话"行业洗牌淘汰很正常,就像就像一棵树会落叶也会长出新叶子,可能会新旧抵消;行业创新需要成长,就像儿童终会慢慢成长为体格强壮的成年人,它需要的是时间。酒店行业是有未来的,同时也必须正视问题" 。

特别鸣谢

迈居产权交易平台投资业务总监 伍园媛

北京某投资公司投资经理

北京红树林经营管理公司副总裁 黄鹏

黄龙饭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翔

九悦Malltel首席创始人、生态商业学者 陈珉瑛

首旅酒店集团高端酒店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 王爱军

逸柏酒店集团创始人兼CEO 吴跃春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中端酒店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 谭廷富

行业资深BD 刘烨

凤悦华东BD团队:陈亚玲、李罡、王位位、孙涛

上海隐居BD 张琦

尚格酒店集团联合创始人/CEO 詹延臣

金茂(中国)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 张祐臻

坤逸酒店集团总裁 任海涛

坤逸酒店集团经营业务中心总裁 汪兴龙

丽呈酒店集团COO 孙刚

裸心集团首席执行官 马偌杰

以及多位匿名行业人士的案例分享和专业解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