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城市”竞争困局:哪一座城才是酒店巨头们追捧的“沃土”?
一个万亿城市,究竟会吸引到多少酒店巨头们入驻?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必须承认,但凡是上了"万亿城市"榜单的地方,其经济实力、产业人气、人口活跃度以及相关的商务配套设施无疑是肯定的,一同被肯定的还有它引流而来的酒店产业。
1. 超级城市"风口"
万亿城市的竞争一直都在。不过,今年尤为激烈。来自官方的消息报道,近日,济南、合肥、西安、南通、福州和泉州6城正式加入"万亿俱乐部",自此,中国万亿城市也从17个扩至23个。而在六城之外,紧随其后的东莞(9650.19亿元)、烟台(7816.42亿元)、常州(7805.3亿元)、徐州(7400亿元)、唐山(7210.9亿元)等均以微弱之差落选。
一个被反复讨论的问题是:有了"万亿之城"封号的加冕,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好处?除了能吸引到更多的商业项目外,一向受资本青睐的酒店业也会蜂拥而至。
"GDP超万亿,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长沙市政协委员、市统计局副局长汤建尧曾公开表示,当经济总量上了新的台阶,就代表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民生领域,比如各种公共服务,交通等,整个城市的面貌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这些超级城市加速进入万亿赛道的当下,更多的机会也在产生,包括方兴未艾的酒店业。
以2019年万亿15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例,占据前四名的北上广深,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60000元以上,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均为60%以上。在城市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伴随着产业升级而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的消费能力大幅提升,消费观念也面临着极大的变革。
此外,评价一个城市强与不强,除了比较GDP和人口规模以外,建成区面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直观的指标。厦门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丁长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主要资源如财政、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的配置仍然与行政等级密切相关,资源配置越高,其形成的集聚效应就越大,产业发展也更具生机。
值得关注的是,超级城市之间的竞争正在带来更多变化,无论是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还是产业融合程度的扩大,上述这些均为城市酒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此之前,众多业内并不看好未来一二线城市的酒店布局。
2. 饱和的"一二线"?
酒店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早期的酒店以人口规模、消费能力、地域为主要发展依据,因此一二线城市在长期以来都是酒店业发展的重点。据迈点研究院统计,截至2019年12月,我国酒店门店数量达到47.8万,华东仍为主体,占比超过三成,华南、西南、华北等地区其次。其中一线和省会城市占据酒店总量超过20%,集中化尤为明显。
而这个比重伴随着2020年疫情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关于下沉市场的热度持续扩散,头部酒店集团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开展"圈店运动",越来越多"将死"的单体酒店选择加盟连锁品牌。业内人士称,伴随着三线以及下城市旅游热升温,下沉市场有望成为中国旅游及酒店预订的新增长点。
事实上,酒店业在一二线城市的困局早已存在,高昂的物业成本,相对较高的品牌集中度,以及国际酒店集团与中国酒店集团激烈的市场竞争都让一二线城市的酒店发展陷入"僵局"。不过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局,城市之间的博弈成为重点,超级城市在前往万亿"塔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政策倾斜和产业城市融合支持似乎正在为一二线城市的酒店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3. 掘金万亿城市
中国正在全面进入城市经济时代,更多的人将会"知城而不知省"。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出台全新的城镇化文件,其中表示,中小城镇发展要向都市圈发展转变,原有主力发展中小城镇向主力发展大中型城市并外向辐射中小城镇转变。业内人士认为,以大城市为核心正是中国当下经济空间布局的供给侧改革路径。
而万亿城赛道上不断增加的新玩家也正佐证这一观点,对于酒店业而言,在不断增长的城市经济中,或将迎来哪些新机会?
其一是在产城融合过程中,酒店业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1957年,著名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先提出"城市群"概念,用以描绘美国快速崛起的东北沿岸地区。这些城市群通过人口集中、资源共享、产业连结、经济互助等形式,实现各方面的迅猛发展。事实上,城市群、都市群的形成本质上是产业融合的形成。如今,"产城一体化"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的主流,"城市运营"开始成为酒店业未来布局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据媒体报道,刚刚突破万亿城市的泉州,正在瞄准"跨江结盟",而在具体措施中,位于晋江南侧的"厦门"被提及9次之多,下一个经济综合体是否正在形成,我们拭目以待。
其二是高端奢华酒店发展或将进入第二增长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正在加速消费升级,消费者消费观念也在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发生巨变。在此背景下,高端奢华酒店以其层次丰富服务和高贵生活的体验逐渐被大众所认知。而在疫情的影响下,高品质旅游消费者的回流在短期内将依然呈现上升态势。
其三是完成"以城市为核心,卫星城动态分布"的良性布局。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并非集中式发展,而是以大城市先行,带动周边城市同步发展的形式。这种纽带式的城市发展规划从某种程度上是为酒店业的连锁化经营提供良好基础。
其四是存量酒店翻新或将占据城市增量酒店市场较大比重。对于酒店行业而言,在新型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酒店品牌快速升级迭代的过程中,必然会促使新品牌的出现。迈点新闻注意到,在过去的2020年,华住、亚朵、尚美等酒店集团纷纷推出新品牌,也有部分中外合作的新品牌落地。除此之外,伴随着住宿需求的多元化,特色的单体酒店依靠小体量的经营成本、产品的特色差异化或许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未来一二线城市增量的酒店,品牌和单体各有优势,都有机会。"迈点专栏作者王华强认为,两者对比的是,通过产品力服务客人的能力、通过合理、高效的投资率服务投资人的能力。双方最终均是通过整体运营,提高盈利。
"十四五"已经正式开始,城市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对于酒店业来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城市相关产业政策的不断落地,新的机遇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