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看好苹果的跨界酒店?
科技巨头苹果公司,走上了一条"不务正业"的道路--不做手机做酒店。
据外媒报道,苹果将于得州奥斯汀市新总部建设酒店,占地7.5万平方英尺,楼高六层,内含192个房间,计划2022年启用。这也是苹果公司旗下的首家酒店。这家新酒店将为前往奥斯汀园区进行培训和其他目的的员工提供住宿。
据悉,苹果新总部2018年12月提交的原始计划里,并没有包括酒店,更新后的计划于4月底获得批准,添加了酒店,目前还没有酒店品牌的信息。
苹果作为科技公司,并没有涉猎过酒店领域,加上匆匆上马的酒店项目,都不免让人打上一个问号--"苹果真的能跨界做好酒店吗?"
那些跨界来做酒店的品牌,最后怎么样了?
跨界做酒店,对于如今越发融合的各行各业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苹果公司之前,同样是科技领域的阿里早几年就已经开了菲住布渴酒店,一方面解决自身会议与商旅需求,另外一方面交给旗下部门达摩院,测试与开发人工智能,可谓一时风头无两。
除科技公司外,还有很多相关或关系并不密切的行业,也投身与此。我们之前写过的《六大派系:90%单体酒店的最终归宿》中,就曾总结了跨界而来的几个酒店类型。
一是OTA系。近年,OTA不单单专注于"中间商赚差价", "OTA系"凭借其在酒店业深耕多年所积累的经验,跨界而来,也是来势汹汹。譬如携程的丽呈酒店、同程艺龙的OYU酒店、美团轻住酒店、去哪儿Q+等。尽管作为酒店行业的一环,OTA浸淫行业多年,做酒店也是顺势而为,但相比起来,依然缺少体系与经验。
二是地产系,如富力、万达、碧桂园、绿地、世茂等。这些财大气粗的"地产爸爸"们,早已将酒店作为探索新业态的重要版图,凭借强大实力,也确实硕果累累。在2019年中国酒店集团规模50强中,就有富力(排名13)、万达(排名14)、碧桂园(排名16)、绿地(排名32)、世茂(排名39)等地产开发商入榜。不过,地产系作为业主方,常常会与品牌方因对于酒店的理念不合而产生争执,未来的发展,仍需转型升级。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从零售领域转变而来的MUJI酒店,楼下逛零售店,楼上住酒店,这一酒店+餐饮+零售的"三合一"项目,从品牌的集成到住宿体验是无缝的,在酒店体验过的东西,都可以在这栋综合体内买到。
MUJI酒店在中国开的两家门店,从颇受关注到备受争议再到如今的潮水褪去,亦不过两年,而这背后,折射的是MUJI品牌方对于酒店行业的缺乏认知。
此外,还有不少诸如LV、Armani、Versace等奢侈品品牌的跨界经营,秉持原有品牌调性,极尽奢华,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往往高不可攀,品牌吸引的,也自然是那些对品质和体验要求更高的高净值人群。
缺乏酒店基因,能做好酒店吗
在前文我们提到的几个跨界到酒店的领域类型来说,有的本身就与酒店行业密切相关,有的却几乎是跨了个大步。
虽然说起科技公司做酒店,我们必然要把阿里和苹果放在一起对比,但两者在基因上并不完全一样。
在阿里菲住布渴酒店背后,是阿里旗下的浙江未来酒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根据企查查上的信息显示,未来酒店由阿里巴巴集团、首旅酒店集团、石基信息三方共同出资成立。
因此,看似是玩智能酒店噱头的菲住布渴酒店,背后却有着首旅的酒店基因与飞猪的OTA数据,似乎都在透露着一个信息--进酒店业,阿里是认真的。
相比起来,苹果公司的酒店,似乎就真的只是为了给员工提供个培训与住宿的场所。
事实上,从前文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跨界品牌的背后,有无酒店基因,至关重要。
即使是在酒店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OTA与房地产商做酒店,也难免遭遇一些危机,那些毫无酒店行业经验,而用特许经营方式的品牌,吃到的教训自然更多。
在这其中,OYO其实可以算作一个鲜明的例子。
这两年,OYO给酒店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单体酒店领域极速扩张,牵动了多方神经。在"OYO模式"中,品牌方会"自掏腰包",为加盟业主提供基础设施翻新、人员培训、软件系统等全方位的运营支持,然后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和特许经营费等。
尽管如此,OYO依然逃脱不了撤退危机--全球裁员、组织调整、砍掉部分业务……在我们过往文章的分析中,有重要的一点就是,OYO的团队中,鲜少有酒店出身的负责人,对酒店的经营并无经验,这无疑给发展道路埋了雷,哪怕是前段时间新上任的中国区CEO,也没有酒店行业相关的经验。
跨界与吸收,是两码事
跨界是这两年酒店行业较为火热的话题,不断涌现的跨界酒店令人眼花缭乱,酒店品牌也纷纷跨界,打造"住宿+",它们的跨界,是锦上添花,是吸收其他元素进入酒店,打造差异化。
而对于想跨界到酒店行业的其他行业来说,跨界到酒店就是走上一条分岔路。跨过来其实并不难,有一家酒店,都能算是跨界,但要跨得"漂亮"却是很多品牌折戟的地方。
不少品牌只做到了跨界,但并没有真正融入到酒店行业,也没有吸收酒店行业的相关人才与运作方式,跨界对它们来说,更像是一场带有噱头的资本游戏,而这,与酒店服务为本、温度至上的根基,是并不相称的。
几十年前,毫无经验的跨界品牌,或许还能通过在酒店行业里摸爬滚打站稳脚跟,但如今的酒店行业,本就强敌环伺,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与吸收,所谓"跨界",也不过是听个钱入水的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