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联山湾是“做”出来的,也是“吹”出来的
在2009年10月18日举行的2009郑州·旅游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锋博士回答记者提问如何"卖风景"时语出惊人:"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 "要敢吹、会吹、经得起吹;金杯、银杯,不如游客的口碑;金牌、银牌,不如旅游的品牌。" 他认为,旅游营销要敢于出鲜招、奇招,要做出有轰动性、能吸引眼球的旅游项目。
看到刘博士这番谈话,笔者不禁想起了贵州荔波联山湾这个年轻的乡村旅游区,地处大牌景区小七孔边缘,地理条件还算比较优越,由于该景区纯属是当地农民用微小的民间资本进行尝试性初级开发,景区档次和水平都比较低,有时候甚至给人一种感觉这个地方根本不是什么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无旅游规范性标志牌、无旅游管理人员、没有一家正规的旅游接待酒店,等等。但这样一个十分落后的偏僻小山村,却拥有着美丽的依山傍水式乡村田园风光、有古老的布依族吊脚木楼建筑、有地道的布依民族语言;这里的布依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热情好客,他们还能保留下古老的布依族傩戏珍奇种类--"许愿桥" 。这是联山湾不可多得、无法复制的乡村原生态文化和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也正因为联山湾人认识到了他们的优势所在,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村民们一边筹集建设资金,自力更生谋求发展,自主修建旅游码头、休闲棚、购买旅游船艇等;一边利用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优势,大胆地借助现代媒体平台,挖掘和发展当地布依民族文化,通过创作乡村民谣、征集散文游记、旅游形象推介词等形式,强势宣传,营造一种乡村旅游文化氛围,使联山湾人气不断上升,知名度不断扩大,吸引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乡村旅游品牌。
说联山湾是"做"出来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差得很远,但毕竟是农民兄弟自己合股开发建设的景区,没有什么资金来源,情有可原;说联山湾是"吹"出来的,还真有点结合实际,虽然现在"吹"出的"名气"比硬件"大"得多,但这里也有"吹"的资本,它的独特生态和民族文化资源经得起"吹",目前联山湾已经开始"吹"出了自己的乡村旅游品牌,也带来了初步的经济效益。(韦吉定)